PTCA

作品数:1287被引量:2822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胡大一贾国良高润霖沈卫峰张大东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张大东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Dragon^(TM)冠状动脉支架基础和临床研究被引量:1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年第5期369-370,共2页张瑞岩 沈卫峰 张建盛 张大东 胡伟 张宪 顾俊玮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 冠心病 PTCA Dragon^TM冠状动脉支架 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6小时内肌钙蛋白T和术后早期临床事件的关系被引量:3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2年第3期127-129,共3页张大东 卢寿山 蔡煦 沈卫峰 
目的 分析介入术后 6小时内肌钙蛋白T(cTnT)与术后早期临床事件的关系。方法 术前和术后 6h内测定 115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cTnT值 ,分析术后 6h内不同cTnT值与早期不良临床事件 (心绞痛复发、症状性低血压和二次介入治疗 )发...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肌钙蛋白T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术后 PTCA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疗效的临床评价
《老年医学与保健》2001年第1期30-31,共2页孙寅光 沈卫峰 张建盛 张大东 胡健 唐礼江 胡伟 吕安康 张宪 郑爱芳 
目的评估年龄≥ 60岁冠心病患者 PTC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 1997年 4月至 1999年 3月 427例 PTCA患者,其中甲组 (≥ 60岁 )284例和乙组 (<60岁 )143例。记录术前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手术成功标准为:残余狭窄 ...
关键词:年龄 PTCA 冠状动脉造影 老年人 冠心病 
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与冠心病易患因素吸烟关系分析被引量:13
《上海医学》2000年第8期461-464,共4页蔡煦 沈卫峰 张大东 张建盛 于金德 龚兰生 
目的 探讨国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与冠心病易患因素吸烟关系。方法 冠心病介入治疗35 2例中 ,选择连续 6 5例 (86个冠脉狭窄病变 )术后 3~ 16个月随访重复冠脉造影者 ,冠脉定量分析 (QCA)术前、术后和随访复查冠脉造影图象 ,并...
关键词:冠状动脉再狭窄 PTCA 吸烟 冠心病 介入疗法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支架内再狭窄被引量:1
《上海医学》2000年第4期205-206,共2页胡健 沈卫峰 张建盛 张大东 张宪 郑爱芳 
目的 评价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治疗支架内再狭窄临床疗效。方法  2 1例患者(2 4个支架 )于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平均 (7.3± 5 .3)个月发生支架内再狭窄 (支架节段管腔内径减小≥ 5 0 % ) ,各例均有心绞痛症状。以标准方法...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内再狭窄 PTCA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因素分析被引量:4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293-295,298,共4页苏静英 蔡煦 张大东 沈卫峰 于金德 龚兰生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与冠心病易患因素关系。 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疗 44 0例中 ,选择连续 84例 (115个狭窄病变 )术后随访冠脉造影复查者 ,冠脉定量分析 (QCA)术前、术后和随访复查冠脉造影图象 ,并分析再狭窄与冠心病易患因...
关键词:冠心病 介入疗法 PTCA 再狭窄 支架置入 
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后再狭窄的比较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0年第1期6-9,共4页蔡煦 沈卫峰 于金德 张大东 张建盛 龚兰生 
目的 旨在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支架置入和单纯球囊扩张 (PTCA)后晚期冠脉内径丢失及 6个月再狭窄发生率的差异 ,证实支架置入降低再狭窄作用并探讨可能机理。方法 冠心病介入治疗 35 2例中 ,选择连续 6 5例 (86个冠脉狭窄...
关键词:再狭窄 PTCA 支架置入 冠心病 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与介入前病变形态学的关系被引量:7
《中国循环杂志》1999年第5期266-268,共3页蔡煦 沈卫峰 于金德 张大东 张建盛 龚兰生 
目的:探讨国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类型、部位和病变血管数的关系。  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疗352 例,选择其中65 例(86个病变)术后3~16个月造影随访者,按随访结果...
关键词:冠心病 PTCA 血管成形术 
冠脉内超声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中的意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9-11,共3页蔡煦 张大东 沈卫峰 SchieleFBassandJP 
目的对41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置入支架,评价造影和IVUS及一个月随访结果。方法理想支架置入IVUS标准:支架内截面积≥近端和远端相关血管腔截面积平均值的80%。结果支架置入后25例达到标准,不需再扩张;1...
关键词:冠心病 PTCA 冠状动脉内超声 介入疗法 
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再通后血流缓慢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中国循环杂志》1998年第1期7-9,共3页张瑞岩 沈卫峰 张建盛 张大东 徐志红 胡健 张宪 郑爱芳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冠状动脉再通后血流缓慢的临床意义。方法: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使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相关冠状动脉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计帧法...
关键词: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预后 AMI PTCA 血流缓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