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时期

作品数:495被引量:29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鸿亮郭卫东孙淑云茅海建金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史林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炮弹技术和性能优劣再析被引量:2
《史林》2010年第3期111-120,共10页刘鸿亮 
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主导性炮弹都为球形实心铅铁弹。清军炮弹从材质看,分石弹、生铁弹、铅弹、铜包铅弹和熟铁弹五种;从外形来看,分圆球和长体形两种;从性能看,分实心和空心爆炸弹两种。英国除了还在使用球形实心生铁或熟铁弹之外,已大...
关键词:鸦片战争 火器 前膛装滑膛炮 炮弹 爆炸弹 
鸦片战争时期的士大夫群体意识被引量:1
《史林》1990年第4期9-15,38,共8页杨国强 
一八四○年到一八四二年的中英之战以禁烟开始,议和结束。这个过程,使中国士大夫与英国资产阶级直交面逢于民族战争之中。他们的激昂和愤懑、惊疑和紧张、辛酸和悲哀虽然因人而异地表现为不同的主张和不同的心路,但又多面地汇示了那个...
关键词:中国士大夫 鸦片战争时期 林则徐 民族战争 道光朝 英国人 中英 资产阶级 关天培 夷务 
鸦片战争启示录
《史林》1990年第4期16-20,共5页熊月之 
从自己的失败中汲取营养,是一个民族走出失败、迈向胜利的起步。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打的第一个大败仗。抚今追昔,我们在歌颂那些战死疆场民族英雄的同时,更该深思一下英雄们所以马革裹尸而未能得胜奏凯的教训,探寻一番战争失败后面更为...
关键词:鸦片战争时期 近代中国 林则徐 民族英雄 士大夫 爱国主义者 道光朝 西方传教士 闭关政策 学习西方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对西方政事的了解和评判被引量:1
《史林》1990年第4期39-45,23,共8页胡礼忠 
一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穆天子传》、《竹书纪年》等上古典籍,已留有周穆王西巡昆仑会见西王母的传说。到了汉代,人们对于西方的了解,至少已达到罗马的东徼。据《史记》记载。
关键词:鸦片战争时期 梁廷楠 民主政治 徐继 政事 魏源 西方各国 海国图志 英国 民主制度 
中国近代文学的开端——略论鸦片战争时期的文学新风
《史林》1990年第4期46-49,8,共5页张雪蓉 
1840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处在这一历史漩涡之中的中国文学,无论是创作内容还是文学风格,都发生了异乎前代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其归趋而言,标志着中国文学开始由古典形态向近代形态演进。
关键词: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后 爱国主义 中国人民 中国历史 林则徐 三元里 帝国主义 反侵略斗争 中英 
鸦片战争时期抵抗派的军事思想和实践
《史林》1988年第3期67-72,54,共7页王建华 
鸦片战争是清王朝第一次遭遇外国资本主义的打击。外国军队入侵的严酷现实,迫使一部分处在战斗第一线的抵抗派,从狭隘的“夷夏”观念中惊醒。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他们不仅对八旗、绿营的弊端作了认真的检讨,而且在整顿军队、加强训练、改...
关键词:林则徐 鸦片战争时期 外国资本主义 魏源 国防思想 清王朝 外国军队 反侵略战争 严酷现实 水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