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吸收利用

作品数:466被引量:5426H指数:3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石庆华贺明荣吴建富陆大雷杨志远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水稻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陕南稻区紫云英稻草联合还田配施减量氮肥协同提升水稻产量与稻米品质被引量:2
《中国水稻科学》2023年第6期628-641,共14页吴玉红 李艳华 王吕 秦宇航 李杉杉 郝兴顺 张庆路 崔月贞 肖飞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ZDLNY02-06);陕西省绿肥生产利用技术体系资助项目。
【目的】研究紫云英稻草联合还田与氮肥减量配施对水稻群体质量、产量、氮素吸收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减肥、增效和提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9-2021年在陕西汉中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处理:1)稻草不还田...
关键词:紫云英-水稻轮作 稻草还田 氮肥减量 氮素吸收利用 稻米品质 
氮肥减施模式对不同穗型迟熟中粳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0
《中国水稻科学》2022年第3期278-294,共17页张小祥 邵士梅 赵步洪 张耗 季红娟 肖宁 潘存红 李育红 吴云雨 蔡跃 刘建菊 吉春明 张秀琴 刘广青 周长海 黄年生 李爱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07194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60);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BE2019343);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资助项目[CX(19)306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81214,BK20201219);扬州市社会发展项目(YZ2019050);扬州市现代农业项目(YZ202003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目的】阐明氮肥减施关键时期和适宜减施量对不同穗型迟熟中粳水稻的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大穗型品种(丰粳3227)、中穗型品种(淮稻5号)和小穗型品种(扬辐粳8号)为材料,设置12种氮肥处理模式,即不施氮(0N)、当地常规施...
关键词:迟熟中粳水稻 穗型 氮肥减施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纳米镁对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6
《中国水稻科学》2022年第2期195-206,共12页陈志青 刘梦竹 王锐 崔培媛 卢豪 魏海燕 张洪程 张海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01329,31901447);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27);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20)1012];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JSSCBS20211062);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优秀博士项目(YZLYJFJH2021YXBS155)。
【目的】探明纳米镁和离子镁对水稻产量、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南粳9108为试验对象,设置了3个氮水平(0、180、270 kg/hm^(2))下不施镁肥和施用纳米镁或离子镁的盆栽试验。【结果】相同氮肥施用水平下,施用纳米镁和...
关键词:水稻 纳米镁 干物质积累 产量构成 氮素利用 
不同育秧方式下播种量和插秧机具对机插稻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水稻科学》2021年第6期595-605,共11页孙园园 张桥 孙永健 唐源 郭长春 刘芳艳 武云霞 杨志远 马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D0301202);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20YJ0411);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培养支持经费资助项目(川人社办发[2016]183号)。
【目的】氮素的吸收利用决定着水稻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形成。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机插稻迅速发展,但针对机插稻育秧环节与插秧机具融合对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影响的研究较少。以机插稻农机农艺首要融合点"育秧-机插"关键环节为研究对...
关键词:育秧方式 播种量 插秧机具 氮素吸收利用 产量 
籼粳杂交稻精准条播育秧机插减氮增产的效应研究被引量:7
《中国水稻科学》2021年第5期495-502,共8页王亚梁 朱德峰 陈惠哲 张玉屏 向镜 王志刚 张义凯 
宁波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9B1000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PSIBRF-CNRRI-202117);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资助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03A);浙江省三农六方科技协作项目[CTZB-F190625LWZ-SNY1(1)]。
【目的】明确精准条播育秧机插对籼粳杂交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在减氮条件下降低产量损失的作用。【方法】以甬优538和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PS)16条机插,并以相同播种量传统撒播(broadcast sowing,BS)...
关键词:籼粳杂交稻 精准条播机插 氮肥减施 植株均匀度 氮素吸收利用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差异被引量:12
《中国水稻科学》2020年第6期561-573,共13页周娟 舒小伟 赖上坤 许高平 黄建晔 姚友礼 杨连新 董桂春 王余龙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71608);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CX(18)1002];农业部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点项目(2020-SJ-047-03);江苏省重点研究计划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资助项目(BA2016173,202350040);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
【目的】探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对FACE(大气CO2浓度增高)响应的差异。【方法】以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共6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FACE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1)FACE处理极显著提高...
关键词:CO2浓度增高 水稻 品种类型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江苏省早熟晚粳高产水稻新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3
《中国水稻科学》2017年第6期619-630,共12页吴越 胡静 陈琛 张家星 李万元 唐东南 仲军 羊彬 朱正康 姚友礼 王余龙 董桂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61140364;31571608);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资助项目(15KJA210003)
【目的】为阐明江苏省早熟晚粳新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品种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2013年在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以江苏省新近育成的8个早熟晚粳稻为供试材料,研究其与对照在产量、氮素吸收、氮素利用上的差异,分析氮素吸收...
关键词:早熟晚粳 高产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效率 
水氮管理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性状、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
《中国水稻科学》2017年第5期500-512,共13页李娜 杨志远 代邹 孙永健 徐徽 何艳 蒋明金 严田蓉 郭长春 马均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资助项目(2013BAD07B1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D0300506)
【目的】探究水氮管理措施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构型、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根系性状特征与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关系。【方法】试验采用三因素裂裂区设计,主区为2个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德香4103(氮高效型)和宜香3724(氮低效...
关键词:水氮管理 水稻 氮效率 根系构型 产量 
不同穗型杂交籼稻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差异比较被引量:19
《中国水稻科学》2014年第5期514-522,共9页秦俭 杨志远 孙永健 徐徽 马均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D16B05;2012BAD04B13;2013BAD07B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01117);四川省育种攻关专项(2011NZ0098-15-1)
以18个杂交籼稻组合为材料,在2种氮肥条件下测定了其产量、干物质及氮素积累指标,并按单穗重量对18个组合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了不同穗型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显示,18个组合可分为大穗型(A类)、中等偏大...
关键词:杂交籼稻 穗型 干物质 氮素 吸收利用 
水稻苗期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遗传分析被引量:9
《中国水稻科学》2006年第4期379-383,共5页李育红 王州飞 管荣展 王建飞 张红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0291900);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由韭菜青×IR26杂交和自交构建的一个由220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F8)的苗期吸氮能力和氮素生理利用率进行了遗传分析。水稻苗期硝态氮吸收能力、铵态氮吸收能力和氮素生理利用率均由两对主基因+...
关键词:水稻 重组自交系 氮素 吸收效率 利用效率 遗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