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对壳模型

作品数:10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延安潘峰宁平治丁小雪刘霖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原子核物理评论》《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SD对壳模型中的原子核相变:四极四极相互作用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2期7-10,共4页齐日迈拉图 丁小雪 李磊 
在SD对壳模型的理论模型下讨论了原子核中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对原子核形状相变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给定零级对力强度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强度,类似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到SU(3)的形状相变特征可以实现.
关键词:原子核形状相变 SD对子空间 壳模型 四极四极相互作用 
SD对壳模型下原子核形状相变(英文)
《原子核物理评论》2017年第1期98-104,共7页丁小雪 张宇 李磊 罗延安 潘峰 Jerry P.Draayer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11475091,11005056,11175078,11075080,11075081,10935001,11075052);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for Talent Training in Basic Science(J1103208)~~
在SD对壳模型的理论框架下讨论了原子核形状相变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可以把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SU(3)以及U(5)-SO(6)形状相变模式再现出来,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有关临界点对称性的特征也可以很好地描述。本文同时也发...
关键词:SD对壳模型 原子核形状相变 能谱 E2跃迁 
SD对壳模型下SD对合理性的研究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期51-54,共4页孙会丽 王杨 罗延安 
在投影SD对壳模型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集体SD对空间截断的合理性.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在投影SD对壳模型下,将全部非集体sd对子空间近似为集体SD对子空间是一个有效合理的近似.
关键词:投影SD对壳模型 重叠积分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利用SD对壳模型研究Ru核素的集体性质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2期42-46,共5页徐伟 罗延安 
南开大学物理学基地项目(J0730315);南开大学本科创新科研百项工程(BX6-171)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了偶偶Ru核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当SD对按照如下方法来确定,即对于两核子体系,通过对角化表面δ相互作用哈氏量,将SD对取为q^+态和2_1^(?)态,利用一个仅含有3个参数的哈密顿量,该模型可以合理的描述偶偶Ru核低激发态...
关键词:SD对壳模型 能谱 E2和M1跃迁 
SD对壳模型下质子中子耦合系统U(5)←→O(6)相变研究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4-7,共4页王芙蓉 罗延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675063;10575054)
在SD对壳模型下,研究了质子中子耦合系统中U(5)(?)O(6)相变。发现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再现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O(6)相变。这一结果表明SD对近似的合理性及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具有很好的壳模型基础。
关键词:SD对壳模型 相变 U(5)极限 O(6)极限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质子中子耦合系统U(5)■SU(3)相变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5期1-3,共3页刘霖 王芙蓉 罗延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675063)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了质子中子耦合系统中U(5)■SU(3)相变的问题.结果发现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再现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SU(3)相变.这一结果说明了SD对近似的合理性,同时也证明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具有很好的壳模型基础.
关键词:SD对壳模型 相变 U(5)极限 SU(3)极限 
SD对壳模型:利用BCS方法讨论偶-偶Mo核素的集体性质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4期70-73,共4页孙亚菲 
利用 SD-对壳模型研究偶-偶 Mo 核素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结果发现如果利用 BCS 方法来确定 S对和利用对易关系来确定 D 对时,该模型可以近似地再现 Mo 核素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
关键词:SD对壳模型 能谱 电磁跃迁 
SD对壳模型:偶偶Pt核低激发态性质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6年第9期854-857,共4页李琼 夏炳墅 罗延安 潘峰 宁平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05006;10575047);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南开大学科技创新基金;南开大学本科创新基金资助~~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了偶偶Pt核低激发态的集体性质.结果发现在该模型下,利用一个仅含有3个参数的哈密顿量,可以很好地再现偶偶Pt核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
关键词:SD对壳模型 能谱 电磁跃迁 
SD对壳模型:对结构对原子核集体性质的影响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6年第8期755-758,共4页张俊顺 张瑞萍 罗延安 潘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05006;10575047)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资助和南开大学科技创新基金资助~~
在SD对壳模型的理论框架下,利用变分法及TDA近似确定SD对结构.结果发现利用上述方法确定SD对比以往通过对角化表面δ相互作用来确定SD对结构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再现原子核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
关键词:SD对壳模型 TDA近似 能谱 电磁跃迁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偶偶Mo核的集体性质(英文)
《原子核物理评论》2005年第4期434-437,共4页张瑞平 罗延安 潘峰 宁平治 Jerry.P.Draaye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305006);国家科学基金项目(0140300);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202122024);辽宁师范大学与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合作项目(C164063)~~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了偶偶Mo核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发现当SD对按照如下方法来确定,即对于两核子体系,通过对角化表面δ相互作用哈氏量,将SD对取为01+态和21+态,该模型可以合理的描述偶偶Mo核低激发态的集体性质。
关键词:SD对壳模型 能谱 E2和M1跃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