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循环

作品数:740被引量:5877H指数:3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正魁濮培民董云社齐玉春张晓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农业科学—林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外来入侵植物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5年第3期046-049,共4页冯光海 
外来入侵植物作为全球性生态问题,显著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尤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带来深远变化。入侵植物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释放化感物质、竞争资源等机制,打破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平衡,导致微生物生态功能...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 土壤微生物 化感作用 碳氮循环 森林生态系统 
林火强度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被引量:1
《草地学报》2024年第3期726-735,共10页舒洋 陈金平 丁兆华 李航 赵鹏武 周梅 贾文杰 张轶超 张国臣 魏江生 
林火干扰对大兴安岭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氮循环影响机制研究(32001325);2022年度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支持经费(DC2300001275);高层次/优秀博士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NDYB2022-18);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多维度格局及时空分异规律(2022YFF0801801)资助。
为了探究林火强度对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本研究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DNA提取及定量PCR分析测定了不同火烧强度样地内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以及土壤基本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固氮nifH功能基因丰度随...
关键词:火烧强度 氮循环功能基因 兴安落叶松 土壤养分循环 
秸秆及其生物质炭输入对毛竹林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与氮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潘丽霞 姜振辉 张雯怡 周家树 刘娟 蔡延江 李永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27184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E0127800)。
【目的】探讨不同外源碳(玉米Zea mays秸秆及其生物质炭)输入对亚热带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和氮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揭示其对土壤硝化作用的生物学机制。【方法】以亚热带毛竹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处理:对照...
关键词:生物质炭 毛竹林土壤 氨氧化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硝化作用 
火干扰对森林土壤氮素循环与转化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2
《生态学杂志》2024年第2期372-382,共11页胡同欣 丁海磊 孙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01324);黑龙江省自然基金优秀青年-联合引导项目(LH2021C012);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工程项目(YESS20210370)资助。
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干扰因素之一,林火的发生改变了森林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着土壤氮素循环与转化的生物与非生物因子,对土壤氮库以及氮素循环过程有着重要影响。阐明火干扰下森林土壤氮组分的变化特征,对于理解森林土壤氮素...
关键词:火干扰 森林土壤 植被类型 氮循环 氮素转化 
氮磷添加下典型温带、亚热带森林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和微生物群落属性数据集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3年第4期41-55,共15页贾彦茹 唐玉倩 张心昱 于贵瑞 王辉民 陈伏生 田大栓 张雷明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2021FY100701);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NESDC20210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1069)。
氮和磷是维持土壤微生物生长和活性的必需养分。中国温带和亚热带森林之间,以及森林土壤垂直剖面上的氮、磷含量差异巨大,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也显著不同。在严重氮沉降影响下,中国东部土壤养分失衡和磷元素限制日益加剧。但是,目前并没...
关键词:温带森林 亚热带森林 氮磷添加 土壤剖面 氮循环微生物 功能基因 
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氮组分及土壤中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被引量:2
《生态环境学报》2023年第9期1563-1573,共11页李航 陈金平 丁兆华 舒洋 魏江生 赵鹏武 周梅 王宇轩 梁驰昊 张轶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01325);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换项目(2021CG0002)。
森林火灾通过影响土壤生物和非生物部分对土壤氮循环产生长期影响。在全球林火频发背景下,为探讨火灾与土壤氮循环之间的长期响应关系,选择火后1、6、11年兴安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重度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氮组分、氮...
关键词:火干扰 恢复时间 土壤微生物 氮循环功能基因 兴安落叶松 氮库重建 
添加无机氮对山西太岳山油松林土壤微生物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8期40-47,共8页杨金婕 王勇强 周志勇 沈颖 
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2022FY1001013);林草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项目(2022132265)。
在山西太岳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的研究区域,选取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天然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为研究样地,于2015年5月份建立试验样地20块(每块样地15 m×15 m);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样地内设置1个对照处理和4个梯...
关键词:添加氮 油松林 土壤微生物氮 氮循环 
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变化被引量:3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年第1期154-162,共8页唐楚珺 高李文 彭紫薇 刘雨晖 陈辉 王玉哲 胡亚林 刘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3081,U1805243);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CXZX2020031A)资助
研究不同连栽代数杉木人工林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的变化特征及其调控因子,可为亚热带人工林定向调控土壤氮素转化过程,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并减少其负面效应提供科学依据.以中亚热带不同连栽代数(一代FRP、二代SRP、三代TRP)杉木人工林...
关键词:连栽 杉木人工林 氮循环 功能基因丰度 
红树林沉积物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的时空变化及环境响应被引量:1
《热带生物学报》2023年第1期129-135,共7页林雨彬 秦永强 马思远 曾若菡 陈雨梅 刁晓平 
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Hys2020-185);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ZDKJ2019006)。
为研究红树林退塘还林过程对沉积物氮循环速率的影响,使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原生红树林区域(原生区)、修复红树林区域(修复区)和退养鱼塘区域(鱼塘区)3种生境的红树林沉积物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速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影响沉积物...
关键词: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氮循环 红树林清退 沉积物 
根际土壤氮循环过程研究概述被引量:6
《陕西林业科技》2022年第5期116-122,共7页杨乐 樊妙春 上官周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077452,No.419072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452020227)。
植物根际区域是植物和土壤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尤其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氮素。土壤氮循环主要是由土壤微生物所驱动,植物的引入可通过根系的呼吸、对养分的吸收等改变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通过根系分泌物影响参与氮循环相...
关键词:根际 土壤氮循环 根系分泌物 土壤微生物 固氮植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