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态氮

作品数:220被引量:1016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彭永臻王淑莹于德爽李夕耀张琼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给水排水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亚硝态氮充足下乙酸钠对厌氧氨氧化/反硝化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第17期93-98,共6页杨京月 
通过连续流实验,研究了在亚硝态氮充足的条件下乙酸钠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耦合反硝化系统(SAD)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酸钠浓度(以COD计)为20 mg/L时,耦合系统脱氮性能良好;而当乙酸钠浓度增至50 mg/L时,ANAMMOX受到严重抑制,系...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 反硝化 乙酸钠 亚硝态氮 微生物菌群 
低温对硫自养反硝化脱氮系统的影响及调控措施被引量:11
《中国给水排水》2019年第5期105-109,共5页缪博 蒋永 刘攀攀 王东麟 郝雯 梁鹏 黄霞 
为了提高低温下硫自养反硝化系统的脱氮性能,通过改变电子供体(硫源),并结合异养反硝化作用,利用序批试验,比较了不同温度下反应系统的脱氮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硫自养反硝化脱氮作用受到明显的抑制,5℃时硝态氮的还原反应速...
关键词:硫自养反硝化 低温 硫代硫酸盐 乙酸盐 亚硝态氮 
pH值对包埋固定化技术反硝化脱氮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给水排水》2019年第3期78-82,共5页宋佳强 李军 陈光辉 张振家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406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8008);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KZ201110005008)
在配水条件下,考察了p H值对包埋固定化技术反硝化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包埋固定化技术固定的反硝化菌经过驯化后,在酸性条件下其反硝化能力受到抑制,系统的pH值沿程升高;在中性和偏碱性条件下表现出了较好的反硝化能力,系统的pH...
关键词:包埋固定化技术 反硝化菌 脱氮 PH值 亚硝态氮 
厌氧氨氧化抑制试验及复活策略研究被引量:6
《中国给水排水》2017年第23期55-60,共6页侯晓帮 操家顺 周可为 
厌氧氨氧化(ANAMMOX)菌的活性会受到一些物质的抑制,为此研究了NO_2^--N和DO对ANAMMOX的抑制过程,并探讨了相应的恢复策略。结果表明,当NO_2^--N浓度超过120mg/L或ANAMMOX系统完全暴露于空气中(反应器中DO浓度为5 mg/L)时,ANAMMOX菌的...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 亚硝态氮 羟胺 联氨 
盐度胁迫下MBBR系统硝化性能及生物膜特性被引量:6
《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第9期6-10,共5页赵佳伟 徐艳梅 冯丽娟 阳广凤 穆军 徐向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5B07);浙江海洋学院科研启动项目(21105012313);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4R411024)
针对盐度胁迫下硝化微生物富集难、亚硝酸盐易积累等问题,以亚硝态氮为唯一氮源,开展了不同盐度(NaCl)对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驯化前后硝化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驯化盐度的提升(R1-R4的盐度分别为0、10、20、40g/L),硝...
关键词:盐度 移动床生物膜 亚硝态氮 硝化 
硝化过程亚硝态氮氧化阶段的N_2O产生情况被引量:14
《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第3期25-29,共5页张静蓉 王淑莹 尚会来 彭永臻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C19B03);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PXM2008_014204_050843);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基金资助项目(YKJ-2009-2909)
为考察生活污水硝化过程的亚硝态氮氧化阶段是否有N2O产生,利用经生活污水长期驯化后的污泥和SBR反应器,在pH值为8、曝气量为60L/h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NO2-N浓度下N2O的产生情况。试验发现,除了氨氧化阶段,NO2-N氧化阶段也是N2O的重要...
关键词:污水处理 亚硝态氮 N2O PH 
人工湿地的反硝化能力研究被引量:37
《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第7期63-65,69,共4页陆松柳 胡洪营 
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2003AA601080)
利用人工湿地的反硝化作用进行去除硝态氮的试验,其反硝化碳源主要为植物根系的分泌物及湿地内腐败的死亡植株。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内有着适宜反硝化的反应环境,反硝化菌能够很好地利用湿地内产生的碳源进行反硝化作用来去除硝态氮,...
关键词:人工湿地 反硝化 硝态氮 亚硝态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