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

作品数:28被引量:8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伟汪原曹伟何俊花罗子欣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时代建筑》《城市建筑》《中外建筑》《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城市之美——《城市意象》中的山水城市景观构建策略研究
《Design(汉斯)》2023年第4期3773-3780,共8页吴诗韵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化的形成是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趋势,其在打造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危害、生态失衡、城市个性缺失。在问题频发的当下,我们需要去找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注重城市文化的特性凸显。在当今社会所...
关键词:山水城市 景观 城市景观意象 可读性 
视觉城市的形态与意象——读《城市意象》被引量:5
《湖南包装》2022年第6期11-15,共5页曹汝平 
上海市设计学Ⅳ类高峰学科资助项目(DES21001)。
林奇的《城市意象》以波士顿、新泽西和洛杉矶为考察对象,以可读性为核心要旨,科学提炼出构成城市意象的五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要素是形态,是构成意象的基础,也是10项形态特征的建构方法。形态多样性而非同质性让城...
关键词:城市意象 凯文·林奇 视觉城市 形态 结构 个性 新的尺度 
《城市意象》中的五元素解读——以北京为例被引量:2
《城市建筑》2021年第36期59-62,共4页刘浩宇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著名学者凯文·林奇的生平,对其主要著作《城市意象》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并结合北京的城市风貌特征阐述和印证《城市意象》中的重要理论。本文还对《城市意象》中理论的不足进行了讨论,指出了林奇相关理论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 五元素 古都风貌 
可意象的城市——读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后的思考被引量:5
《美与时代(城市)》2020年第3期128-129,共2页毛自斐 岳斌 
凯文·林奇(Kevin Lynch)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城市意象"的城市理论并出版了一本同名著作。该理论从环境意象和城市形态两个方面对城市形体环境内涵进行了说明。结合对于该书的阅读和学习,文章试图运用该方法以昆明为例进行意象,以此...
关键词:城市意象 城市形态 环境 凯文·林奇 
基于《城市意象》的城市公共景观互动性研究——以陆家嘴中心绿地为例
《流行色》2019年第8期151-152,共2页朱涵卿 褚雪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要求也随之增加。现今,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仍普遍往往只着重于感官功能,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一点——景观与人产生互动的共鸣性,这对于现代社会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融...
关键词:城市公共景观 互动性 城市意象 
城市形态
《世界建筑》2019年第8期139-139,共1页董慰 张继元 
作为城市设计先驱和当代最重要的城市设计理论家之一,凯文·林奇(Kevin Lynch)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C/卬,1960)一书广为人知,"意象五要素"和"认知地图"成为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广泛运用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形态 城市设计理论 《城市意象》 认知地图 
“ROMAN IMAGE-罗马意象”——读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有感
《北方文学(中)》2018年第11期83-83,共1页许艺 李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编号(kfjj20171101)、(kfjj20171107);“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人们记忆中城市的发展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片断组成的,每个人对于每座城的印象也不尽相同,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让每座城市都留下自己的足迹,在旅行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各个国家的政治、文化、艺术以及它的民俗风情,是多么...
关键词:城市意向 城市设计 
《说园》三法的意义与启示被引量:3
《时代建筑》2018年第4期32-37,共6页李振宇 朱怡晨 
陈从周先生《说园》五篇,总结了中国园林诗情画意的理想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具体方法上,强调"小中见大""动观静观""借景对景"三个法则,并以此贯穿全书。这三个法则是对中国造园理论的重要发展,是造园的重要方法,也是园林认知、鉴赏的...
关键词:《说园》 诗情画意 因地制宜 动观静观 小中见大 借景对景 《城市意象》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中的人文主义
《建材发展导向》2018年第10期28-28,共1页裴巨峰 
凯文·林奇认为城市的空间环境包括感官上的外部空间和心理上的内部空间两部分组成,外部空间偏向客观感知的分析,内部心里则是一种主观臆想的分析,将两者的感官经验与城市的社会文化相结合就是城市设计规划的关键.
关键词:城市 环境 意象 可识别性 元素 
“罗马意象”——读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有感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年第2期250-250,共1页许艺 张通 李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kfjj20171101);(kfjj20171107);"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人们记忆中城市的发展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片断组成的,每个人对于每座城的印象也不尽相同,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让每座城市都留下自己的足迹,在旅行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各个国家的政治、文化、艺术以及它的民俗风情,是多么...
关键词:城市意向 城市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