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

作品数:44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显波廖斌许颖青宋坚徐鹏鹏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大学绥化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美与时代(美学)(下)》《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小说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情感与文化——关于乡土小说的对话
《小说评论》2024年第5期33-35,共3页刘震云 贺仲明 
贺仲明:刘老师您好,非常高兴能与您对话。从《塔铺》开始,您登上文坛已经四十多年。虽然您也创作过很优秀的城市生活题材作品,但它们大都与乡土、乡村有关。像《单位》《一地鸡毛》等作品,展示的是从乡村进入城市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心路...
关键词:乡土小说 乡村情感 生活题材 《单位》 绝望感 思想深度 《一地鸡毛》 刘老师 
对刘震云作品中权力的解构与批判——以《单位》与《一地鸡毛》为例
《莲池周刊》2024年第3期49-51,共3页冯方 
刘震云出生于河南延津,1978年结束服兵役生涯以河南省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系。
《单位》里发生了什么——读《单位》札记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20年第6期201-204,共4页石丛 
去年底,在《小说选刊》召开的一次会上,我遇到了刘震云。我向他约稿,他慨然应允。出乎我意料的是,一个星期后,他便把誊写得一丝不苟的四万多字的《单位》稿送到了《北京文学》编辑手中,据说,那几天他正患着感冒。我是一口气把《单位》...
关键词:《单位》 刘震云 《北京文学》 慨然应允 《小说选刊》 誊写 
刘震云
《小说月报(原创版)》2020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刘震云,1958年5月生,汉族,河南延津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创作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一腔废话》《手机》《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吃瓜...
关键词:《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 《温故一九四二》 《故乡相处流传》 《我不是潘金莲》 《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新兵连 
论刘震云“单位系列小说”中的青春叙事被引量:1
《新乡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23-25,共3页黄健 
刘震云的“单位系列小说”,包括《单位》《一地鸡毛》等。它们围绕着主人公小林的经历,展示了生存于单位权力架构最底层的小人物的不幸与被同化过程。小林的人生观建立在传统的权力观上,对权力的重视及靠拢使他逐渐失去了青年的锐气与...
关键词:刘震云 青春叙事 《单位》 《一地鸡毛》 
试论刘震云小说的艺术特色--以《一地鸡毛》《单位》为例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8年第7期99-99,40,共2页路林倩 孙新峰(导师) 
刘震云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打破了现实主义小说固有的构思模式,以客观的叙事视角介入小说,将创作素材的笔触伸向社会最底层,展现底层人物平凡黯淡的人生。《一地鸡毛》《单位》真实还原了现实生活扭曲的秩序与伦常,展现了市场经...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 刘震云 艺术特色 
后革命时代单位体制下青年的焦虑——以《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单位》为例
《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2期31-33,共3页王谦 
1949年建国之后,中国开始进入了“后革命时代”,大规模的武装反抗以及夺取国家政权的社会实践已经结束,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继续革命”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青年人的身份也由抗争性政治所塑造的“反对者”转换成了当家...
关键词:后革命时代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单位》 青年 焦虑 
从刘震云看新写实小说——以《单位》《一地鸡毛》为例
《参花(下)》2017年第3期126-126,共1页刘佳佳 
在“先锋小说”出现时,小说界出现了另一种小说形态——“新写实主义小说”。本文将结合新写实主义作家刘震云的两部代表作——《单位》和《一地鸡毛》,探讨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叙事特征和精神特征,重点论述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崛起。
关键词:新写实主义小说 《单位》 《一地鸡毛》 生活化 异化 世俗化 反讽 
刘震云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概观——以《一地鸡毛》《单位》《手机》为例被引量:2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年第8期81-82,共2页徐鹏鹏 
在刘震云的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多次出现。在《一地鸡毛》《单位》《手机》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两类风格迥异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的生存空间虽然存在着时代语境的变迁,但是在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诸如物质欲望、人格退化与情...
关键词:刘震云 知识分子 《一地鸡毛》 《单位》 《手机》 生存困境 
知识分子个性的“磨损与丧失”——以《离婚》和《单位》、《一地鸡毛》为例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68-70 84,84,共4页李锋伟 
《离婚》中的老李和《单位》、《一地鸡毛》中的小林,被环境制约、压抑、同化、改造,由精神追求丰富的人变成麻木、琐碎的单面人,由独特不群的人变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平面人,逐渐丧失自我,揭示了日常生活的严峻性及其对个人精神的...
关键词:个性 “磨损与丧失” 知识分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