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作品数:21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苏新连宋德发冯海晶张晓琴邬海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湘潭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外文学》《文教资料》《学术交流》《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正义性”的消解出发分析行为“合理化”的倒置——从《哈姆雷特》到《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文教资料》2020年第9期11-14,共4页乔静如 
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从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绝对压制性视角出发,讲述一个复仇故事。然而,由文本开放性引发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古往今来的研究者从未停止更深层次的探寻。约翰·厄普代克《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以哈姆雷特的母亲...
关键词:葛特露 正义性 延宕 怀疑主义 合理化 
复仇与情欲——《哈姆莱特》与《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不同建构
《文教资料》2019年第24期14-16,共3页吴文杰 
本文从《哈姆莱特》和《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不同的文本建构方式入手,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以揭示两部作品的不同主题及作者的不同创作倾向,论述厄普代克解构莎士比亚的深层原因,以及不同文本的想象性重构对其创作和接受的影响。
关键词:复仇 情欲 《哈姆莱特》 《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缺陷人文主义者的“偷梁换柱”——从《哈姆莱特》到《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长江丛刊》2019年第14期11-12,共2页陈艳红 
《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是厄普代克的第十九篇小说,被称为"哈姆莱特前传",整部小说通过运用互文理论创造性地解构了戏剧经典《哈姆莱特》,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重新建构和分析了《哈姆莱特》,将王后葛特露的形象由边缘化进行中心化处理,将...
关键词:互文性 偷梁换柱 缺陷人文主义者 
女性命运:被边缘化的“他者”和反抗的“永恒女性”——从《哈姆莱特》的奥菲利娅到《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葛特露
《文教资料》2019年第6期7-9,共3页季雯静 
约翰·厄普代克的新作《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厄普代克转换了男权中心的视角,从女性视角切入,揭开了葛特露隐秘的内心世界。无论在哪一视角下,女性的命运却一致的相似,在女性身份上实现了同构性。奥菲...
关键词:“他者” “永恒女性” 疯癫 身体 同构性 
从《哈姆雷特》到《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经典文本的重新书写被引量:2
《现代交际》2018年第5期107-108,共2页刘璐 
阅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可以发现整体的故事情节存在相关性,但是在叙述视角、人物形象、主题意蕴等多方面厄普代克进行了大量全新的个人书写。本文将从《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叙述视角的转变、人物...
关键词: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叙述视角 人物形象 主题意蕴 
《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中的后现代性探析被引量:1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20-123,共4页艾利敏 
《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是美国作家厄普代克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运用后现代性中的互文性和解构性对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形象进行具体剖析,将书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及情感走向同当时男权制的社会矛盾和女性主义思潮联系起来,为文学小说...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女性主义 互文性 解构性 
倾听女性的声音——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作家》2014年第03X期80-81,共2页冯海晶 李莉 
约翰·厄普代克的第19部长篇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被称为《哈姆莱特》前传。厄普代克通过运用人物、情节、意象等诸多方面与《哈姆雷特》的互文手法,从女性主义角度为女主人公葛特露塑造了新形象。小说从女性视角,以倾听女主人公...
关键词:约翰·厄普代克 《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女性主义 男权社会 呐喊 
从边缘化到中心化的飞跃——《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之女性主义解读
《文教资料》2010年第7期23-24,共2页张慧 
文章以戏剧《哈姆莱特》为蓝本,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在叙述视角和人物塑造方面进行的创新,尤其对葛特露这一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进行了诠释.从而论证葛特露这一人物形象实现了从戏剧中的边缘化到小...
关键词:葛特露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约翰·厄普 代克 
揭开“女性奥秘”的面纱——论厄普代克笔下的“葛特露”新形象被引量:1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1期59-60,共2页房莉 
女性人格独立的话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二十一世纪初,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在《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中重塑"葛特露",并以其自我发展的历程反映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因职能定位受限而导致自我缺失的困境。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
关键词:《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葛特露 女性主义 
关注女性:《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8期12-13,共2页李莎 
约翰·厄普代克借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角色和一定的细节,从一个完全崭新的角度编织了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之间的爱情故事,成功地把宫廷复仇故事重构为一个新的探索家庭关系和男性与女性之间关系的故事,表达了对女性群体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约翰·厄普代克 《葛特露和克劳狄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