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心》

作品数:320被引量:24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洪祥林如心须利华花娟刘彤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文学(下半月)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黑暗的心》哥特解读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3期26-27,共2页李希平 
《黑暗的心》是英籍波兰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作品,发表于1902年,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小说,它是作者对人类文明以及人性这一主题所做的深刻思考。纵观该作品国内外的评论和研究,有殖民主义、后现代、叙述、...
关键词:哥特 人物塑造 死亡主题 场景和意象 
试论《黑暗的心》的文化空间建构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年第8期125-126,共2页黄燕 
《黑暗的心》讲述了进入黑非洲腹地——刚果的一段旅程,旅途中的地点、场景、环境等空间符号的运动呈现出一系列动态的空间意象,使小说充满了强烈的空间性。小说中的西方现代都市和进入非洲沿途所呈现出的具象的空间意象是一种动态的、...
关键词:文化空间 交错 怀疑 追寻 
身份认同的困境——诺斯托罗莫的多重身份和悲剧解析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9期87-89,共3页严美红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存在主义视角下康拉德小说的属下阶层研究"(项目编号:10c1293)的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严美红
对于波兰裔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我国读者比较熟悉他的名作《青春》和《黑暗的心》,而对《诺斯托罗莫》了解不多,这可能与小说本身相对晦涩难懂的特点有关。《诺斯托罗莫》被认为是康拉德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甚至有人将它与托尔斯泰的...
关键词:《诺斯托罗莫》 多重身份 身份认同 《战争与和平》 解析 悲剧 困境 《黑暗的心》 
《黑暗的心》和《鲁滨孙漂流记》的互文性阐释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1期39-40,共2页林瑞韬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作为解构主义批评的中心话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由于一部新作品的诞生往往会受到以前经典文本的影响,哈罗德.布鲁姆认为:"不存在独立的文本,而只有文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只有互...
关键词:《鲁滨孙漂流记》 《黑暗的心》 互文性 哈罗德 布鲁姆 经典文本 阐释 解构主义批评 中心话语 
浅谈《黑暗的心》中的人性和信仰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11期36-36,共1页张莉 刘力蕊 
生态分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本文从精神生态角度分析康拉德的《黑暗的心》,提醒人类在疏离自然、毁灭自然的同时,也会破坏自己的精神世界,警醒人类反思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
关键词:人性 分裂 信仰 失落 
人性的本质——评康拉德《黑暗的心》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2期200-201,共2页包成银 
《黑暗的心》是英国著名现代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该小说自1899年出版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推崇。本文笔者拟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重结构说"中的本我、自我这一理论角度阐释作品中体现的人性的本质。进而体会作者创作的目的之...
关键词:《黑暗的心》 约瑟夫·康拉德 人性 
人性的独白——《蝇王》与《黑暗的心》之比较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2期191-192,共2页吕曼曼 王胜利 
《蝇王》和《黑暗的心》都是近现代英国文学中的重要作品,两部小说都反映了人性恶这一主题。本文用神话原型批判分析了两部作品中的几个原型意象,并借以比较两部作品中对人性解读的异同。
关键词:原型 人性 非理性 
男权下的女性存在——解读《黑暗的心》中的女性形象被引量:5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11期41-43,共3页魏红 
《黑暗的心》这部被称为康拉德的巅峰之作被男性为主体的康翁评论家们称赞为善于张扬男子汉气概的一部"没有女人的男人"小说。本文试图从女性的存在被埋没于男权的视域之下,分析男权意识及文化对传统女性形象的设计——天使与魔鬼,及男...
关键词:康拉德 黑暗的心 女性 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