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中心》

作品数:32被引量:8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英涛赵海平徐新建杜维平殷晓芳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艺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小说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后殖民语境下“文明”寻找“野蛮”之旅——解构康拉德小说《黑暗的中心》和电影《金刚》
《理论界》2008年第12期143-144,共2页马新 赵睿 
后殖民主义是当代西方重要的批评理论,其实质是西方对非西方第三世界国家的一种文化侵入。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依据,平行解构《黑暗的中心》和《金刚》中所掩藏的虚伪的西方"文明"。本文作者认为,《黑暗的中心》和《金刚》这两部作...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黑暗的中心》 《金刚》 “文明” 东方主义 
库尔兹的死亡——从神话角度探讨康拉德小说《黑暗的中心》
《作家》2008年第4期67-68,共2页王则发 
本文主要探讨康拉德小说《黑暗的中心》主人公库尔兹的死亡。库尔兹来到非洲是为了掠夺象牙,以建立业绩,在白人社会中获取功名。但由于白人文明和黑人文明在他内心的交锋,以及他无止境的物欲和对白人而言恶劣的非洲环境,他逐渐在身心两...
关键词:物欲 空心人 道德体系 超我 自我 个人英雄主义 
《黑暗的中心》谁在讲“故事”——试论约瑟夫·康拉德的叙述视角策略被引量:2
《俄罗斯文艺》2006年第2期44-47,共4页王楠 
关键词:《黑暗的中心》 故事结构 约瑟夫·康拉德 叙述视角 20世纪上半叶 20世纪初 现代小说 小说家 19世纪 
马洛的寻求——浅析《黑暗的中心》中马洛的象征意义被引量:2
《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55-57,共3页张巍 
通过对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中心》里的主人公马洛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自我心路历程的追寻的分析,可以揭示马洛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批判殖民主义的罪恶。
关键词:象征意义 黑暗 殖民主义 主人公 小说 
读约瑟夫·康拉德作品——《黑暗的中心》随感被引量:1
《理论界》2004年第4期158-158,共1页石经纬 
一 居无定所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海洋文学之父". 约瑟夫·康拉德出生于乌克兰,出身于文学世家,他的父亲是位作家,但同时又是一位终身反对沙皇俄国统治的爱国志士.所以,自小康拉德就受着家里文学氛围和爱国思想的熏陶.17岁时,他在马赛找...
关键词:《黑暗的中心》 约瑟夫·康拉德 乌克兰 艺术风格 小说 
康拉德《黑暗的中心》与种族主义之争被引量:30
《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74-80,共7页赵海平 
《黑暗的中心》是约瑟夫·康拉德的一部重要小说。自它问世以来 ,文学批评界就该小说是否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问题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针锋相对的争议。本文回顾了以钦努阿·阿契贝为代表的认为该作品带有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康拉...
关键词:种族主义 康拉德 《黑暗的中心》 短篇小说 反殖民主义意识 现代主义手法 时代背景 
反思康拉德及其作品《黑暗的中心》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113-106,共2页王刚 
《黑暗的中心》自出版以来一直颇受青睐,以至于有人将它列入六大著名英文短篇小说中。但有一个问题却一直压在我心底,它使我难以视听,难以呼吸,这就是:究竟谁无辜,谁有罪?
关键词:康拉德 《黑暗的中心》 短篇小说 作品 泰晤士河 世纪之初 刚果河 天悬地隔 浪漫主义者 出乎意料地 
简析《黑暗的中心》和《吉姆爷》的主题
《外国语言文学》1998年第2期50-53,共4页于建华 
《黑暗的中心》和《吉姆爷》是英国作家康拉德(JosephConrad)两部非常重要的代表作,自发表以来,许多学者从政治道德、伦理精神、宗教等多种角度对它们进行了卓有成就的研究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吉》被称为是本世纪英...
关键词:《黑暗的中心》 《吉姆爷》 康拉德 殖民主义者 维多利亚小说 马来人 人性 现代主义文学 布朗 现代主义作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