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墙群

作品数:159被引量:1863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侯贵廷彭澎钱祥麟李江海董传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西北地质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北大巴山平利一带晚三叠世粗面岩和基性岩墙群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西北地质》2025年第1期93-105,共13页陈涛 陈隽璐 李平 朱卫红 郝晨羽 孙吉明 王健 颜玲丽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43439、DD20230228、12120114020501、DD20230215);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3-JC-ZD-15、2023-JC-YB-2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150)联合资助。
北大巴山紫阳−平利−竹溪一带较为广泛地分布有一期基性岩墙与碱性火山岩,这些火山−侵入岩系多被认为形成于早古生代。通过对基性岩和粗面岩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工作发现,其形成时代分别为(219.5±2.2)Ma和(223.9±2.8)Ma,属...
关键词:北大巴山 碱性火山岩 辉绿岩墙 三叠纪岩浆活动 岩石成因 
辽宁海城地区老虎沟基性岩墙锆石U-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西北地质》2017年第2期80-94,共15页王博 何艳红 孟祥舒 务磊 徐可心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2121)
胶-辽-吉活动带是华北板块重要的古元古代造山带,与南北两侧的狼林地块和龙岗地块通过断层接触,共同构成了东部陆块。造山带内分布有大量的变沉积岩系,并在多期岩浆-变质事件的改造下,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其中,在辽宁海城—...
关键词:胶-辽-吉构造带 老虎沟基性岩墙群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南秦岭东段耀岭河群、陨西群、武当山群火山岩和基性岩墙群岩石成因被引量:59
《西北地质》2008年第3期1-29,共29页夏林圻 夏祖春 李向民 马中平 徐学义 
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项目(1212010611804)
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676~833Ma)耀岭河群、陨西群、武当群火山岩和基性岩墙群产生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根据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谷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总体上属于低Ti/Y(<500)岩浆类型。元素和同位...
关键词: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谷火山岩和基性岩墙群 耀岭河群 陨西群 武当山群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地幔柱 南秦岭 
新疆北山地区基性岩墙群调查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
《西北地质》2005年第1期93-93,共1页校佩曦 
新疆北山地区广泛发育一系列相互平行的基性岩脉(墙)群,构成该区域非常壮观、富有特色的脉岩地质地貌景观。前人对其研究程度较低,在新疆北山地区笔架山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重视了此方面工作,收集了相关资料。岩墙岩石类型...
关键词:北山地区 岩墙群 基性岩脉 区域地质调查 前寒武纪 晚古生代 岩石类型 发育 新疆 地质地貌景观 
贺兰山北段的伸展构造被引量:2
《西北地质》1993年第3期4-7,共4页刘继庆 苏生瑞 
贺兰山北段盖层和基底的分界断裂可划分为3段,分别称作宗别立断裂带、小松山—柳树沟断裂带和白土山子沟断裂带。根据断裂带的地质特征和与其有关的沉积作用、火成活动特征,认为其是一个长期活动的伸展断裂带。
关键词:贺兰山 伸展构造 岩墙群 减薄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