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优18

作品数:16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石广跃刘学军贾军孙林静马忠友更多>>
相关机构:淮安市种子公司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天津市水稻研究所淮阴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农村百事通》《种业导刊》《现代农业科技》《种子世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3优18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被引量:15
《种业导刊》2008年第4期20-20,共1页王景行 
3优18是天津市农科院水稻所利用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方法选配的杂交粳稻。该品种2001年通过国审并申请新品种保护,审定编号2001030,公告号:CNA000435E。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04003。2003年被科技部...
关键词:3优18 新品种保护 技术 栽培 特性 特征 天津市农科院 杂交粳稻 
杂交中粳3优18保优栽培的株型指标及其关键技术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第21期135-135,138,共2页姚丽鸣 程铁梅 贾军 
介绍优质杂粳3优18的特征特性,从叶片长度、分蘖成穗数量、节间长度分配、单穗颖花数量等角度,提出实现3优18保优栽培的量化株型指标及其关键控制技术,即培育多蘖壮秧、适当增加栽插密度、科学运筹肥水、科学防治病虫害等,从而为该新品...
关键词:3优18 优质 株型指标 栽培技术 
田间配置方式对杂粳3优18制种产量影响被引量:1
《北方水稻》2007年第5期29-31,共3页荆彦辉 谢辉 东丽 谷守贤 邓华凤 
对杂交粳稻组合3优18在不同父母本行比、母本栽插密度等处理下的异交结实率与制种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的父母本行比是最佳行比配置,母本密度株行距18cm×22cm为获得高产的最优配置;父母本花时不遇、柱头外露低等种性是制约制种产...
关键词:杂交粳稻制种 配置方式 密度 
优化群体结构 提高3优18制种产量
《种子科技》2007年第6期50-51,共2页严素娥 李必忠 
根据杂交粳稻3优18的亲本特征特性,对提高3优18制种产量的合理群体结构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合理的群体结构是提高3优18制种产量的基础,提高母本结实率是获取制种高产的关键。
关键词:杂交粳稻 制种技术 群体结构 
天津市粳稻研究获突破
《种子世界》2006年第10期52-52,共1页
天津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专家主持的杂交粳稻新品种“3优18”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将改善稻米的品质。杂交粳稻与其他稻米相比不仅在口感上更好吃,而且有生长优势、产量优势、抗病虫害优势、效益优势等,是我国粮...
关键词:天津市农科院 杂交粳稻 科技进步一等奖 大面积推广 生长优势 农业结构调整 3优18 水稻研究所 
杂交中粳3优18优质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1
《杂交水稻》2006年第2期38-39,共2页刘学军 于富安 苏京平 马忠友 孙林静 闫双勇 闵元军 谷守贤 
天津市农业重大攻关项目(993121211-3)
介绍了3优18的父母本特征特性,提出了其优质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关键词:杂交粳稻 3优18 制种技术 
苏北地区废黄河沙咸土田水稻生产的五大限制因素及其相应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第01S期75-75,共1页胡鹤亮 谢红梅 贾军 王文俊 石广跃 
关键词:水稻生产 苏北地区 河沙 冲积平原 3优18 生产潜力 栽培技术 有机质 有效磷 碱土 
多抗、优质、高产、广适性的杂交粳稻“3优18”
《中国科技成果》2004年第17期61-61,共1页
关键词:杂交粳稻 “3优18” 技术性能指标 杂交种 
杂粳3优18的优质高产表现及其保优高产良法
《中国种业》2004年第7期48-48,共1页石广跃 季云美 徐文洁 黄在进 胡鹤亮 
关键词:杂粳 3优18品种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杂交粳稻3优18的种植表现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杂交水稻》2004年第3期44-45,共2页石广跃 季云美 徐文洁 黄在进 胡鹤亮 
淮安市科委"苏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专项资金"项目
简介了 3优 18的主要特征特性 ,提出在 9.75~ 10 .5 0t/hm2 的产量水平上较易兼顾优质高产。其保优、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为 :采取稀落谷培育多蘖壮秧 ;适当增加栽插密度 ;总施纯氮 2 70~ 3 3 0kg/hm2 ,氮磷钾肥配合使用 ,采取“前促...
关键词:杂交梗稻 3优18 保优栽培 高产栽培 栽培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