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替过程

作品数:304被引量:3730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少麟方炜程积民王刚王伯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寒嵩草草甸稳态特征及退化演替过程
《生态学报》2024年第22期10178-10188,共11页林丽 兰玉婷 李本措 司梦可 樊博 张法伟 李以康 曹广民 李杰霞 
青海省科技厅青年项目(2023-ZJ-967Q);2023年度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拔尖人才项目[青人才字(2024)1号]
系统构件因子对干扰响应与适应过程是明晰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及稳态转化的基础和核心,对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以高寒嵩草草甸退化演替模式序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演替稳态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土壤养分特征、下...
关键词:高寒嵩草草甸 生态系统稳定性 退化演替 状态转化 
黄土高原次生林演替过程土壤氮矿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学报》2024年第14期6346-6356,共11页刘冲 朱运 邓健 徐莉萍 张丹 王晨枫 欧阳洪梁 李江文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4JC-YBMS-224);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CXY-21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310719001)。
土壤氮矿化速率限制着森林土壤有效氮素供给能力,但目前关于黄土高原次生林演替过程土壤氮矿化特征的认识还不清楚。选择黄土高原黄龙山次生林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先锋乔木群落阶段、混交森林群落阶段和顶级森林群落阶段等5个演替阶...
关键词:氮矿化 次生林 演替 酶活性 黄土高原 
长白山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关键要素耦合及演替过程动态模拟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24年第12期5377-5388,共12页杨岚 寇旭阳 付晓 郑栓宁 吴钢 陆兆华 桑卫国 
重点研发项目(2022YFF1303202)。
认识生态系统内和生态系统间耦合机制,揭示复合生态系统功能规律,对促进我国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一体化修复和保护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修复和保护工程中出现的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等问题,以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长白山温带森林生...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 长白山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关键要素耦合 耦合机制分析 林窗模型 
毛乌素沙地杨柴灌木林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被引量:3
《生态学报》2023年第9期3798-3806,共9页黄卫丽 海龙 吴振廷 武永智 张嘉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67043)。
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SOC)的活性部分,是衡量土壤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环境的早期变化。但在SOC贫瘠的沙地,长期恢复演替如何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杨柴人工...
关键词:土壤活性有机碳 恢复与演替 毛乌素沙地 
亚热带次级森林演替过程中模拟氮磷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3
《生态学报》2021年第15期6245-6256,共12页王全成 郑勇 宋鸽 金圣圣 贺纪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499,31971447)。
氮(N)沉降深刻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和稳定性。亚热带地区森林土壤磷(P)的有效性较低,N沉降将更突显P的限制作用。N、P输入对亚热带次级森林土壤的影响是否依赖于森林演替阶段知之甚少。选取两种不同演替年龄阶段(年...
关键词:氮沉降 磷添加 森林演替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养分 
黄土高原天然次生林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动态变化被引量:24
《生态学报》2021年第13期5195-5203,共9页潘英杰 何志瑞 刘玉林 董凌勃 吕文文 上官周平 邓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7538);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项目(20201326015)。
土壤团聚体物理保护是促进有机碳积累主要机制之一。以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天然次生林植被演替群落为对象,研究从农田、草地(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灌木林(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先锋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到顶级...
关键词:植被演替 团聚体 有机碳 黄土高原 
沼泽湿地恢复演替过程中朝天委陵菜间隔子性状与分枝强度的关系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20年第1期123-129,共7页李雪萍 赵成章 任悦 张晶 雷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13,91125014,41861009);甘肃省生态学重点学科基金项目
间隔子和分株影响克隆植物的空间分布和资源获取,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克隆植物的生态适应机制。按照恢复时间设置I(5a)、II(15a)、III(25a)3个梯度,研究了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沼泽湿地恢复演替过程中朝天委陵菜(Potentilla ...
关键词:恢复演替 间隔子长度 直径 分枝强度 朝天委陵菜 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 
喀斯特植被演替过程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被引量:18
《生态学报》2019年第11期4127-4137,共11页林艳 何跃军 何敏红 吴春玉 方正圆 韩勖 徐鑫洋 王世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156,31360106);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2016] 2805号);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88号)
喀斯特生态系统维持了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结构和组成会随喀斯特植被演替而改变。以贵州贵阳花溪、毕节织金和关岭花江典型喀斯特区域按时空替代法采集了乔木林、灌木林和草本群落样地土...
关键词:喀斯特 植被演替 从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根系行为特征被引量:11
《生态学报》2019年第6期2090-2100,共11页常恩浩 李鹏 肖列 徐国策 赵宾华 苏远逸 冯朝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0402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3308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1603;51779204)
根系的结构与生态功能特征称为根系行为特征,研究根系行为特征对黄土区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非线性计算方法,采集黄土区4种典型退耕植被群落根系、土壤样品,分析根系形态特征、基于径级的根长分形维数、根系生态位指数与土壤有机...
关键词:植被 演替 根系行为 分形维数 根系生态位指数 土壤有机碳 
干旱荒漠白刺灌丛植被演替过程土壤种子库变化特征被引量:43
《生态学报》2015年第7期2285-2294,共10页马全林 卢琦 魏林源 靳虎甲 
国家973项目(2012CB723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61030;3127075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0490474;2012T5016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6B0203)
土壤种子库是反映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的指示器,也是荒漠植被更新与恢复的基础。典型荒漠白刺灌丛植被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绿洲边缘地带,对保护绿洲免受风沙危害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对干旱荒漠白刺灌丛植被土壤种子库仍未见研究报道。...
关键词:石羊河下游 白刺灌丛植被 灌丛沙堆 土壤种子库 相似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