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替过程

作品数:304被引量:3740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少麟方炜程积民王刚王伯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科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寒嵩草草甸稳态特征及退化演替过程
《生态学报》2024年第22期10178-10188,共11页林丽 兰玉婷 李本措 司梦可 樊博 张法伟 李以康 曹广民 李杰霞 
青海省科技厅青年项目(2023-ZJ-967Q);2023年度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拔尖人才项目[青人才字(2024)1号]
系统构件因子对干扰响应与适应过程是明晰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及稳态转化的基础和核心,对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以高寒嵩草草甸退化演替模式序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演替稳态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土壤养分特征、下...
关键词:高寒嵩草草甸 生态系统稳定性 退化演替 状态转化 
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四川林业科技》2024年第1期50-57,共8页秦世豪 付顺 罗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307)。
通过分析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过程中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可以为人工生态系统管理、重建、恢复等生态系统正向作用的政策与方针提供一定的帮助。在海螺沟冰川退缩迹地设置6个样地(12,30,40,50,70和120年),根据《森林生态...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原生演替 货币价值评估 海螺沟 
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磷组分及有效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4年第1期176-185,共10页张卓婷 陶然 罗如熠 周俊 李子豪 赵春章 庞学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1756,42107323);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YFS0499,2023NSFSC1222)资助。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次生演替是陆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途径,但土壤磷缺乏会对次生演替过程中的植物生长造成限制,因此深入理解次生演替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对解决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养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介绍...
关键词:土壤磷组分 有效磷 磷循环 无机磷 有机磷 生态恢复 
黄土高原次生林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团聚体动态特征分析被引量: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10期107-117,共11页王妙倩 许小明 王浩嘉 薛帆 邹亚东 吕渡 贺洁 田起隆 易海杰 何亮 张晓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083,41440012)。
【目的】分析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的动态变化特征,为植被的近自然恢复和适地适树适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黄土高原中部子午岭林区8个演替阶段(玉米地、退耕10 a草地、退耕20 a草地、白刺花灌木林、白桦林、油松林、辽东...
关键词:植被演替 土壤团聚体 有机质 根系生物量 子午岭林区 
黄土高原退耕草地演替过程中土壤及微生物碳氮磷化学计量关系时空变化被引量:4
《中国草地学报》2023年第8期118-128,共11页于宗恺 刘小伟 朵莹 张强 刘励 程杰 程积民 郭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6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070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452020009)资助。
为系统性探究黄土高原退耕草地演替过程中土壤及微生物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关系时空变化格局,本研究收集了2000年至2021年期间发表的黄土高原退耕草地演替文献,筛选出3个不同草地恢复研究区的17个长期演替序列,整合分析了...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 演替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黄土高原 
南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变化被引量:3
《生物多样性》2022年第12期40-49,共10页吴文佳 袁也 张静 周丽霞 王俊 任海 刘占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100405);广州市科技计划(202102020452,202102020491)
森林演替会通过改变植物群落组成和土壤环境影响土壤生物群落,反过来,土壤生物群落的变化也会对生态系统的演替产生反馈作用,但迄今南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尚不清晰。本研究以广东省鼎湖山的南亚热带森林演替序列...
关键词:南亚热带森林 自然演替 多样性 土壤线虫 土壤健康 
辽东栎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变化被引量:4
《生态学杂志》2022年第4期641-647,共7页闫本帅 孙利鹏 李晶晶 高利强 乔占国 高小峰 吴春晓 王国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42041005-3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456)资助。
土壤胞外酶驱动地下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等过程,而目前土壤酶活性随着植被次生演替的变化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陕西富县的农田为对照,研究了30、60和120年生辽东栎林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的变化以及驱动因子...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 酶化学计量比 养分限制 向量分析 
黄土高原植被演替过程中相对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3
《水土保持学报》2021年第5期181-187,共7页王梅 晏梓然 赵子文 吴阳 陈文静 杨一笑 刘国彬 薛萐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JC-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557)。
明确土壤相对酶活性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客观揭示植被次生演替过程中微生物活性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时空互代法,选取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过程中农田、草地、灌木、先锋林和顶级群落5个阶段为研究对象,探...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植被演替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土壤相对酶活性 
黄土高原天然次生林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动态变化被引量:24
《生态学报》2021年第13期5195-5203,共9页潘英杰 何志瑞 刘玉林 董凌勃 吕文文 上官周平 邓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7538);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项目(20201326015)。
土壤团聚体物理保护是促进有机碳积累主要机制之一。以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天然次生林植被演替群落为对象,研究从农田、草地(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灌木林(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先锋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到顶级...
关键词:植被演替 团聚体 有机碳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水分亏缺被引量:11
《水土保持研究》2020年第5期120-125,132,共7页张永旺 万珊珊 王俊 魏瑶瑶 屈亚潭 刘世鹏 常海飞 王妍 上官周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7520);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计划(2018JQ3074);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A314021402-1813);延安大学科研项目(YDQ2018-21);博士科研启动项目(YDBK2017-25);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6JK186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813066);延安大学引导项目(YDY2017-09);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项目(16JS118)。
土壤水分亏缺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表现较为严重,这对黄土高原的生态恢复与植被建设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只有充分了解黄土高原的土壤水分特征及其亏缺状况,才能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对陕北黄土高原典型次生林地和草地的土壤水分进行...
关键词:土壤水分亏缺 次生林地 植被类型 黄土高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