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替阶段

作品数:363被引量:4813H指数:3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秀海周国逸张德强褚国伟张春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吉林蛟河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木本植物幼苗空间分布与年际动态被引量:12
《生态学报》2016年第23期7644-7654,共11页闫琰 姚杰 张新娜 张春雨 赵秀海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2B0203)
幼苗的空间分布对群落更新具有重要意义。于2011年夏季在蛟河地区3个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样地内共设置了451个种子雨-幼苗观测样站,并于2012—2014年对幼苗样方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幼苗进行了连续3a的调查。对木本植物幼苗的数量...
关键词:幼苗 空间分布 年际动态 演替阶段 蛟河 
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表层土壤理化性质与优势林木生长的相关性被引量:30
《林业科学》2016年第5期17-25,共9页林文树 穆丹 王丽平 邵立郡 吴金卓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572015CA01);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12BAC01B0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539)
【目的】旨在分析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土壤表层理化性质与优势树木生长特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探索不同林分的生长规律及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管理局林场的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样地(中龄林、...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 土壤理化性质 林木生长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吉林蛟河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被引量:16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2期113-120,共8页吴金卓 孔琳琳 王娇娇 林文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5CA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539);"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C01B03)
凋落物层是森林土壤不可缺少的保护层,在森林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探究中国东北东部山地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凋落物持水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持水特性与演替阶段之间的关系,以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管理局林...
关键词:森林演替 凋落物 水文特性 针阔混交林 吉林蛟河 
吉林蛟河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乔木幼苗数量组成及其时间动态被引量:12
《植物生态学报》2016年第2期127-139,共13页闫琰 张新娜 姚杰 张春雨 赵秀海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2B0203)
为了解蛟河地区木本植物幼苗的数量特征及其年际动态,以及影响幼苗数量的生态学过程,该文以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监测样地为基础,在样地内共设置了451个种子雨-幼苗观测样站。通过2012–2014年连续3年的幼苗监测调查,对木本植物幼苗...
关键词:幼苗组成 演替阶段 负密度制约 扩散限制 生态位 
黄土丘陵沟壑区撂荒地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的土壤抗蚀性——以坊塌流域为例被引量:21
《应用生态学报》2016年第1期64-72,共9页严方晨 焦菊英 曹斌挺 于卫洁 魏艳红 寇萌 胡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7128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B02B05-3)资助~~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土壤颗粒组成、级配状况与群体特性、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及其稳定性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撂荒地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的土壤抗蚀性.结果表明:撂荒后植被从一年生草本群落阶...
关键词:撂荒地 演替阶段 植物群落 土壤抗蚀性 
吉林蛟河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木本植物α多样性评价被引量:3
《林业科技开发》2015年第3期128-133,共6页吴金卓 蔡小溪 林文树 孔琳琳 彭萱亦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12BAC01B03-3)
以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管理局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老龄林)为研究对象,调查16块1 hm2样地内所有胸径大于1 cm的木本植物相关信息,分别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 群落 物种多样性 指标 
吉林蛟河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土壤健康评价被引量:8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78-82,共5页吴金卓 蔡小溪 林文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572015CA0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12BAC01B0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539)
应用层次分析法、隶属度函数和森林土壤健康指数法,对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管理局内4种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土壤健康进行评价;主要选取5个物理性指标、8个化学性指标、1个生物指标建立评价体系,使用隶属度函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应用层...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 森林土壤 土壤健康指数 隶属度函数 层次分析法 
海南铜鼓岭保护区2个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凋落叶的分解特性被引量:3
《热带生物学报》2015年第1期69-77,共9页陶楚 杨小波 万春红 李东海 符有利 周文嵩 冯丹丹 杨琦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C18B04-3-1);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海南省代表性区域中药资源保护利用"(201207002-03);国家环保部保护区建设专项"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样地建设"
以海南铜鼓岭保护区原生热带常绿季雨矮林和遭破坏后天然更新的山麓灌木林的共同凋落物优势种—贡甲(Maclurodendron oligophlebium)凋落叶、群落优势种—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凋落叶以及2个演替阶段森林各自的混合凋落...
关键词:铜鼓岭 热带常绿季雨矮林 山麓灌木林 凋落叶 分解速率 养分释放规律 
长白山森林不同演替阶段比叶面积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51
《生态学报》2015年第5期1480-1487,共8页胡耀升 么旭阳 刘艳红 
国家"十二五"林业科技支撑项目(2012BAC01B03-3)
比叶面积(SLA)是植物功能性状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植物生长过程中资源收获策略。以长白山森林演替过程中4个阶段的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演替阶段比叶面积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比叶面积随演替的发生进行呈现明显增加趋势,...
关键词:长白山森林类型 演替阶段 比叶面积 通径分析 
长白山不同演替阶段森林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地形因子间的关系被引量:59
《生态学报》2014年第20期5915-5924,共10页胡耀升 么旭阳 刘艳红 
国家"十二五"林业科技支撑项目(2012BAC01B03-3)
植物功能性状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不同种群功能性状的差异决定竞争优势,导致群落结构和性质发生改变,进而演替。以长白山森林演替过程中4个阶段的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白山地区森林不同层次优势种的茎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
关键词:长白山森林类型 演替阶段 功能性状 地形因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