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胜钱

作品数:160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周克林陈茴茴徐靖彬周韵戴志强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四川省博物馆中国人民银行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津博物馆藏古代压胜钱考
《寻根》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王震 
厌胜钱起源于汉代。《汉书·王莽传》记载:“是岁八月,莽亲之南郊,铸作威斗。威斗者,以五石铜为之,若北斗,长二尺五寸,欲以厌胜众兵。”这是有关“厌胜”一词最早的记载。厌胜之原义,为“厌伏其人,咒诅取胜”之意。古代厌、压二字相通,...
关键词:压胜钱 厌胜钱 天津博物馆 吉语钱 《汉书·王莽传》 生肖钱 铸造年代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藏厌胜钱赏析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9期30-33,共4页石文倩 
厌胜钱,形似铸币,正面铸有各种吉祥语,旧俗认为可以压伏邪魅,故称“压胜钱”“押胜钱”或“民俗钱”。因大多有图案花纹,故民间俗称“花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纪念币,并不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藏厌胜钱十分丰...
关键词: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厌胜钱 赏析 
从两到铢,古钱币里话历史
《养生保健指南》2024年第4期34-34,共1页戴华刚 
古钱由农具铲演变而来,从原始海贝到早期的刀布币、圜钱,再到持续2000年的方孔圆钱,直至清末的机制铜、银元,古钱币几千年传承脉络明晰,见证了漫长的历史。既有金银铜锡的金属铸币、世界最早的纸币,还有反映古代民俗文化的镇库钱、宫钱...
关键词:古钱币 供养钱 厌胜钱 钞版 圜钱 钱范 镇库钱 
内蒙古中南部战国秦汉丧葬用币初探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3期117-121,共5页戴昊鹏 齐溶青 李鹏珍 
内蒙古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内蒙古沿黄区域—以和林格尔县小红城汉墓为例”(项目批准号:2021RJRC033)的相关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本级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支持。
东周秦汉之际,随着中原政权对北地的经略,中原农耕人群不断迁徙至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与本地人群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丧葬用币习俗。当地战国秦汉墓葬的丧葬用币材质单一,口含钱币的特征尤为明显。在体现出特殊性的同时,亦常见...
关键词:内蒙古中南部 战国秦汉 丧葬用币 葬俗 厌胜钱 
民俗钱 内有乾坤不能花
《博物》2024年第1期80-81,共2页晓风 
之前介绍的半两钱、五铢钱、通宝钱,都是政府公开发行、用来市场交易的“真钱”。古代中国还有一类“假钱”:铸造者不限于官府,更多是由民间私铸;材质、形制大多仿照流通的圆形方孔钱;这种“币”不能当钱花,而是作为辟邪消灾的吉祥物、...
关键词:圆形方孔钱 通宝钱 供养钱 厌胜钱 半两钱 五铢钱 吉语钱 镇库钱 
喜得宋代双鱼花钱
《山西老年》2023年第4期42-42,共1页卜庆萍 
我国古代钱币品种繁多,除大量流通币外,还有一种非流通币,俗称“花钱”。花钱主要用来玩赏、装饰、祈福和馈赠,又叫厌胜钱、压胜钱、民俗钱、杂钱、画钱、玩钱等。花钱源于汉代,早期为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起初材质比较粗糙。宋代以...
关键词:中国古代钱币 压胜钱 厌胜钱 花钱 自娱自乐 宋代 
孩子的压岁钱到底归谁
《公民与法(检察版)》2022年第2期46-47,共2页文小卞 
压岁钱,又叫“压祟钱”,传说用它可以压住邪祟,让晚辈平安度过新的一年。压岁钱始于汉代,是特别铸造的“厌胜钱”,只用来佩戴和玩耍,不能流通。唐代宫廷内开始给真正的钱,但是立春日才给,并非春节。
关键词:压岁钱 厌胜钱 立春日 
浅谈生肖厌胜钱背后的文化内涵——蚌埠市博物馆馆藏两枚生肖钱赏析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3期29-31,共3页唐晓婷 
生肖厌胜钱是我国古代压胜钱的一个重要类别,主要在小孩出生、满月或周岁时,作为长辈馈赠的礼物使用,以取吉利、避邪恶。同时生肖厌胜钱作为民俗活动的物化表现之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和风土人情。文章将通过对...
关键词:生肖厌胜钱 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 道教崇拜 文化内涵 
压岁钱里学问大
《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2022年第1期46-47,共2页张丽琴 
“家人共守迎春酒,童稚争分压岁钱。”压岁钱可谓是新春佳节的“重头戏”,也是菲菲最大的期待。春节一过,她就拥有了自己的“小金库”,她边把厚厚的一沓压岁钱交到妈妈手中,边说:“妈妈,您看,是不是给我的压岁钱越多,就表示长辈希望我...
关键词:压岁钱 千秋万岁 吉祥语 压胜钱 厌胜钱 小金库 钱币 
解读宋代拜月祈子 背五男二女花钱
《收藏家》2021年第7期89-96,共8页杜晓俊 
2011年中国嘉德平尾赞平收藏之古钱专场拍卖会曾以1150元人民币拍出一枚直径为3.86厘米的“慈母献香背五男二女花钱”。第二年《大河报》刊发《中秋拜月厌胜钱》一文,其中有同一款钱币的清晰拓图(图1)。文中将该钱年代定为宋代,还讲述...
关键词:民间习俗 厌胜钱 专场拍卖会 中国嘉德 祈子 五男二女 祭灶 中秋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