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龄

作品数:480被引量:1181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均孙永健任万军吕腾飞吴文革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扬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阴县2023年水稻密播短秧龄机插秧试验
《现代农村科技》2025年第2期97-98,共2页李小勇 乔欣 张利华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县水稻机械化栽培配套技术,通过小区试验探索机插秧育秧时每盘适宜播种量,同时适当缩短秧龄,从而减少每亩用秧盘量,降低育秧成本。
关键词:水稻 密播 短秧龄 机插秧 
播种量和秧龄对机插籼粳杂交稻秧苗素质、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稻米》2024年第3期91-97,共7页王坤庭 冯源 刘梦竹 廖萍 魏海燕 胡群 张洪程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22338);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23)3017];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1);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RAPD)。
适宜的播种量与秧龄搭配是保障水稻丰产优质的前提。以籼粳杂交稻甬优6711为供试品种,采用两因素(播种量、秧龄)裂区设计,以探明不同秧龄和播种量处理(T1,秧龄20 d、播种量50 g/盘;T2,秧龄20 d、播种量70 g/盘;T3,秧龄30 d、播种量50 g/...
关键词:机插稻 播种量 秧龄 产量 加工品质 
机插毯苗壮秧培育技术(上)被引量:1
《农家致富》2024年第10期24-25,共2页苏农技 
一、壮秧指标秧龄15~20天(旱育化控可延长至25天)、叶龄3.0~4.0叶(杂交稻秧龄25~30天、叶龄5.0~5.5叶),苗高12~17厘米,基部粗扁(苗基粗大于2.5毫米)、有弹性,单株白根数10条以上,生长整齐、苗挺叶绿、叶长鞘短,无黄叶、病虫害,根系盘结...
关键词:叶龄 旱育 壮秧 黄叶 机插 病虫害 秧龄 杂交稻 
不同播种期、秧龄和氮肥总量对早稻品种‘舜达135’产量的影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上海农业科技》2024年第2期66-69,88,共5页卜熠 王军伟 毛光锋 温先礼 谢陈瑜 
为促进早籼稻‘舜达135’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推广种植,研究了不同播种期、秧龄和氮肥总量对早籼稻‘舜达135’产量的影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该品种早播早栽有利于获得高产,适宜播种期为4月11日之前,移栽秧龄不宜超过3...
关键词:‘舜达135’ 早熟籼稻 秧龄 播种期 氮肥 产量 萧山区 
早熟软香型粳稻新品种嘉87
《农村百事通》2024年第3期23-23,共1页余剑锋 付习 陆金根 高荣村 唐双勤 
嘉87于2021年通过了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作单季常规稻栽培。该品种起苗快,剑叶挺直,分蘖力中等。株型紧凑,叶色深绿,生长清秀,秧龄弹性较好,熟期转色较好,抗倒性强。平均全生育期145.8天,株高99.2...
关键词:熟期转色 常规稻 分蘖力 抗倒性 秧龄弹性 香型粳稻 早熟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不同秧龄和栽插规格对杂交水稻父本黄莉占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董帅厅 张海清 潘正茂 陈杰 梁宝萍 王旭浩 
为了解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移栽父本最适秧龄和栽植密度,从而建立单期父本群体适宜的机插模式。本研究以杂交水稻制种组合4001S/黄莉占的机插父本黄莉占为试验材料,设计了单期父本机插3种不同秧龄(20 d、25 d、30 d)、2种栽插规格(20 cm...
关键词:父本 秧龄 单本 抽穗历期 颖花数 
连作杂交晚稻长秧龄机插基本苗数调控对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杂交水稻》2023年第6期135-141,共7页兰天明 李慧 武辉 陈惠哲 张玉屏 向镜 张义凯 王志刚 王亚梁 
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B10003);浙江省尖兵领雁项目(2022C02034);浙江省农业重大协同推广计划(2021XTTGLY0103,2021XTTGLY0102);中国水稻研究基本科研业务费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02A)。
连作杂交晚稻长秧龄机插导致产量降低,增加基本苗数能够有效降低秧龄延长导致的产量损失,然而基本苗增加的最佳方式不明确。本试验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和籼型杂交稻天优华占为材料,采用低播量条播育秧机插,同期播种,机插秧龄设置25 d(...
关键词:连作晚稻 机插 长秧龄 基本苗数 产量减损 
水稻“三控”抗倒绿色节本增效技术
《农村百事通》2023年第7期56-57,共2页孙明珠 
一、技术要点(一)选用良种,培育壮秧(1)选用良种,保证用种量。选用适宜的优质高产良种。每亩大田用种量杂交早稻为1.75~2.00公斤,中稻为1.50~1.75公斤,晚稻为1.8~2.0公斤;常规早稻为4.0~4.5公斤,中稻为3.0~3.5公斤,晚稻为3.5~4.0公斤。...
关键词:大田用种量 品种生育期 高产良种 日平均气温 杂交早稻 冷尾暖头 选用良种 秧龄弹性 
烟后稻机插品种及秧龄筛选比较试验被引量:1
《福建稻麦科技》2023年第2期20-23,共4页王琛 
为进一步筛选适合烟后机械种植的优质稻品种,选择合适秧龄,最大限度发挥机插秧的生产优势。2021年在福建省邵武市开展烟后稻机插品种筛选与不同秧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540、甬优4949、甬优7850等3个籼粳杂交品种以15~18 d秧龄作烟...
关键词:烟后稻 机插品种 秧龄 筛选 
汉台区水稻密播短秧龄机插秧试验初报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年第6期166-168,共3页付乾国 孟娟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区水稻机械化栽培配套技术,通过小区试验探索机插秧育秧时增加每盘播种量,同时适当缩短秧龄,从而减少每亩用秧盘量、降低育秧成本的可行性。
关键词:机插秧 短秧龄 播量 节本增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