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修复能力

作品数:50被引量:11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文润玲程娟裴秀英韩梅王秀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重庆医学》《辽宁中医杂志》《山西中医》《环境与职业医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基础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衰老可导致间充质千细胞氧化损伤修复能力降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第10期I0001-I0001,共1页
细胞衰老是一种由DNA损伤、氧化应激、基因表达失衡和其他细胞有害刺激导致的不可逆的生长抑制状态。衰老细胞的特征是:①衰老细胞不可逆的丧失增生能力,不能进行DNA合成;②促进细胞周期进程相关基因表达受抑制,细胞周期抑制因子表...
关键词:细胞衰老 细胞氧化 损伤修复能力 间充质 细胞周期抑制因子 相关基因表达 线粒体基因组 DNA修复能力 
肿瘤病人博来霉素暴露后DNA修复能力的检测被引量:1
《职业与健康》2006年第7期491-493,共3页杨玉 张美辩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拟放射样化合物暴露后DNA的修复能力。方法采集20名不同类型肿瘤病人和20名非肿瘤病人的淋巴细胞,用浓度为20μg/ml的博来霉素(Bleomycin)作用30 min后,再经15 min修复,采用彗星试验检测Bleomycin暴露前后DNA损伤程度...
关键词:博来霉素 DNA修复能力 肿瘤病人 彗星试验 
干细胞紊乱导致肿瘤
《中国医疗前沿》2006年第7期85-86,共2页李骥 
大部分肿瘤的持续增殖和扩散有赖于数量有限的肿瘤干细胞(CSC)。肿瘤肝细胞是一些数量极少的具有自我更新、不定潜能的、驱使肿瘤形成的细胞。早在150年前其概念就已被提出,近20余年科学家分别在人白血病、乳腺、脑、前列腺等肿瘤中...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 肿瘤 DNA修复能力 紊乱 肿瘤发生 端粒酶活性 CSC 自我更新 肿瘤形成 人白血病 
彗星试验检测紫外线暴露后人淋巴细胞DNA修复能力被引量:3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年第2期93-95,共3页郑伟 何继亮 金力奋 楼建林 王保红 
浙江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 ( 0 12 10 4)
目的 用彗星试验评价人紫外线暴露后淋巴细胞DNA修复能力。方法 男女各 6名供血者 (2 6岁 )的淋巴细胞分成 3组 :紫外线 (UVC)组、UVC加新生霉素 (NOV)组、UVC加阿非迪霉素(APC)组。UVC波长 2 5 4nm ,照射剂量为 1.5J m2 ,于照射前和...
关键词:彗星试验 紫外线 淋巴细胞 DNA修复能力 致癌因素 
人群DNA修复能力及评价方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第6期418-420,共3页朱益民 来茂德 
关键词:DNA 修复能力 评价方法 脱氧核糖核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