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杂交稻

作品数:16被引量:8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仁崔张书标章清杞黄荣华杨蜀岚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学报》《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科学新闻》《西南农业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产抗病e-杂交稻e Ⅱ优315的选育与应用
《福建稻麦科技》2014年第3期1-4,共4页黄荣华 蔡为铭 范富英 李坤泰 肖少辉 章清杞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3N0004);福建省农业跨越计划项目(2013KY02);福建省农业"五新"推广工程项目(闽发改投资[2013]609号文);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13NZ0002-2)
eⅡ优315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长穗颈不育系Ⅱ-32eA(1)与强恢复系FR315配组育成的e-杂交稻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生育期适合、中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总结了eⅡ优315选育经过、...
关键词:E-杂交稻 eⅡ优315 高产 优质 稻瘟病抗性 选育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核农学报》2008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现有科研人员110余名,研究所所在的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农业部重点学科和福建省“211”重点学科。自成立以来,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专利,育成20多个水稻品种,并培养出一批科研人才。最...
关键词:作物遗传育种 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所 诱变育种技术 重点学科 水稻品种 遗传育种学 E-杂交稻 
e-杂交稻新组合e优27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2007年第2期22-24,共3页黄荣华 张书标 章清杞 杨仁崔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JA05241)
e优27是用长穗颈不育系福eA7与蜀恢527配组育成的籼型e-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性较好,中抗稻瘟病,熟期适宜,适应性广,2005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E-杂交稻 e优27 选育 
水稻eui种质的遗传评价和育种利用被引量:13
《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第8期26-30,共5页杨仁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70470);国家"九五"攻关课题资助项目(96-002-02-03B);国家"八六三"计划资助项目(Z16-03-12)
发现水稻节间伸长的eui新基因及其高秆隐性种质的多型性,育成长穗颈的雄性不育系,组配成e(eui)-杂交稻,并已进入生产应用。e-杂交稻研究和发展的目标是:减少杂交稻种子生产中50%~90%的赤霉素用量,并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杂交稻增产,同...
关键词:水稻 EUI E-杂交稻 遗传评价 育种 
水稻eui基因及其e-杂交稻研究进展被引量:5
《西南农业学报》2005年第5期668-674,共7页张书标 杨仁崔 黄荣华 章清杞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k04046)
eui基因具有遗传解除水稻不育系包穗的功能,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曾被誉为杂交稻种子生产的第四遗传因子。随着e-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已将eui基因的育种应用推向生产。eui种质具有遗传多型性,发现新的eui基因,称e...
关键词:水稻 EUI基因 E-杂交稻 
e-杂交稻的研究与发展被引量:3
《杂交水稻》2005年第2期11-14,18,共5页杨仁崔 张书标 黄荣华 章清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0 0 70 470 ) ;国家"九五"攻关项目(96-0 0 2 -0 2 -0 3B) ;国家 863计划项目 (2 0 0 0 -Z -0 2 7)
概述了水稻eui基因的发现、研究和应用 ,评述了长穗颈不育系和e -杂交稻的表现及其育种技术 ,讨论了e
关键词:E-杂交稻 EUI基因 辐射诱变 长穗颈不育系 高秆隐性恢复系 
不同eui基因对杂交稻农艺、产量性状及籽粒灌浆的影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期414-418,共5页章清杞 杨仁崔 张书标 黄荣华 梁康迳 
国家"核技术产业化应用"科技攻关项目(2002BA406B04 206).
以6个长穗颈不育系及3个相应原不育系与3个高秆隐性恢复系及其相应的原恢复系为材料,组配成一套9组共36个组合的F1材料.每组的4个杂交稻F1遗传背景一致,但eui基因型不一致,分别带有eui1、eui2基因,同时带有eui1、eui2基因以及不含eui基...
关键词:EUI基因 E-杂交稻 籽粒灌浆 产量性状 农艺性状 穗长 长穗颈不育系 影响 形态和 隐性 
水稻eui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2
《作物学报》2004年第7期729-734,共6页张书标 杨仁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 0 0 70 470 );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 ( 2 0 0 2J0 3 5 )。
概述了eui基因的发现、遗传、作用机理、定位和育种应用 ,及e 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 ,并展望了eui基因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水稻 EUI基因 E-杂交稻 
e-杂交稻抗倒性分析被引量:2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4年第1期6-10,共5页张书标 杨仁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0 0 70 470 )
本文研究了 e 杂交稻茎秆的抗倒性。结果表明 ,同原杂交稻相比 ,e 杂交稻的倒伏指数略有增加 ,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 ,说明 e 杂交稻具有原杂交稻的抗倒能力。
关键词:水稻 育种 株高 生物学产量 植株倒伏 抗倒性 E-杂交稻 
水稻高秆隐性恢复系(eR系)的特征特性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被引量:1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3年第3期199-202,共4页章清杞 朱宏波 黄荣华 张书标 杨仁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 0 70 470 ) ;国家重点科技项目 (攻关 ) (95 -0 0 1-0 1-0 6 )
高秆隐性恢复系 (eR系 )同原恢复系 (R系 )相比 ,分蘖力下降、生育期缩短 ,株高、穗颈、叶片长、倒一节间和倒二节间都显著增长 ,使得eR系在制种时不必施用赤霉素。利用eR系组配的e 杂交稻同其不含eui基因的原杂交稻相比 ,只有一个eui...
关键词:水稻 高秆隐性恢复系 特征特性 育种 生物学特性 E-杂交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