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1装置

作品数:86被引量:8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永真邓中朝徐德明洪文玉董贾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核科技报告》《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四川真空》《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HL-1和HL-1M装置等离子体可见光谱实验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3年第3期153-160,共8页罗俊林 李伟 董贾福 冯兴亚 郑银甲 陈燎原 刘永 王恩耀 
总结了HL 1和HL 1M装置等离子体的可见光谱实验,给出了各种放电条件下等离子体参数的可见光谱测量结果,讨论了杂质减少、加料、约束改善、等离子体旋转及边缘辐射特性等可见光谱实验结果,展望了HL 2A装置上要开展的可见光谱研究内容。
关键词:HL-1装置 HL-1M装置 等离子体诊断 可见光谱实验 托卡马克装置 边缘辐射特性 等离子体旋转 
HL-1装置在OH和LHCD的反常多卜勒不稳定性(英文)
《中国核科技报告》1997年第1期371-381,共11页曹建勇 徐德明 丁玄同 王恩耀 
在HL-1托卡马克装置上,采用不同频率的微波外差接收机测量欧姆放电下和低混杂波驱动下的非热辐射。文章描述了在欧姆放电下,由磁化等离子体波辐射,相对论电子的契伦柯夫辐射,以及非麦氏分布电子的回旋辐射(ECE)所表现出的反常多卜勒不...
关键词:不稳定性 多卜勒 LHCD 磁化等离子体 契伦柯夫辐射 DOPPLER 低混杂波 function 物理研究 微波外差接收机 
HL-1装置在OH和LHCD的反常多卜勒不稳定性
《中国核科技报告》1997年第S1期8-9,共2页曹建勇 徐德明 丁玄同 王恩耀 
在HL-1托卡马克装置上,采用不同频率的微波外差接收机测量欧姆放电下和低混杂波驱动下的非热辐射。文章描述了在欧姆放电下,由磁化等离子体波辐射,相对论电子的契伦柯夫辐射,以及非麦氏分布电子的回旋辐射(ECE)所表现出的反常多卜勒不...
关键词:多卜勒 磁化等离子体 契伦柯夫辐射 低混杂波 微波外差接收机 欧姆放电 不稳定性特征 托卡马克装置 相对论电子 LHCD 
HL-1装置几种锯齿崩溃机制的层析摄影研究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6年第4期14-21,共8页董贾福 郭干城 钟云泽 严龙文 杨光 刘仪 付炳忠 
本文采用二维层析摄影技术研究了HL-1装置几种锯齿崩溃的机制。在高密度欧姆放电中,观测到在类锯齿崩溃时,对流泡对中心热心的挤压。在纯欧姆放电中,观测到长达44ms的大锯齿,在崩溃时出现了强的对流和冷泡对等离子体柱的扰...
关键词:层析摄影 锯齿崩溃机制 托卡马克装置 
HL-1装置放电中限制器上的硬X射线发射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6年第2期56-61,共6页龚定夫 董贾福 尚作羽 邓慧忱 付博 徐光碧 郑永真 
观察了在HL-1装置放电电流上升段、坪区和下降部分由逃逸电子引起的硬X射线发射模式;硬X射线发射与破裂、m=2,3扰动、环电压尖峰、IOC放电和超热电子辐射等的关系。给出了300-308ms间硬X射线的闪烁脉冲幅度谱...
关键词:逃逸电子 托卡马克 硬X射线 限制器 
用光谱方法研究HL-1装置的不同约束模式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6年第1期61-64,共4页张述勋 李华芝 张萍 杨鸿儒 汪占河 袁成杰 
在H模式和高密度模式(HDM)下,用光谱方法研究了HL-1等离子体的约束状况。实验表明,在这两种模式下粒子约束时间都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H模式 高密度模式 粒子 约束时间 托卡马克 
HL-1装置热脉冲传播的傅里叶分析被引量:2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5年第4期27-33,共7页严龙文 石秉仁 郭干城 
本文采用一种新提出的数值方法[1],即傅里叶变换分析法,研究了HL-1装置中用软X射线测量得到的锯齿振荡诱导的热脉冲传播行为。此方法不仅可以计算扰动调制的热传导系数,而且可以分析各次谐波的幅值和相位随频率及空间的演变...
关键词:热脉冲传播 热传导系数 傅里叶分析 托卡马克 
HL-1装置等离子体辐射损失实验研究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5年第3期37-42,共6页施明亮 邓慧忱 傅博 熊铁军 杨鸿儒 郑永真 
本文叙述了在器壁碳化、抽气孔栏、偏压电极、送杂质气体、ECRH加热和弹丸注入等实验条件下用多道辐射热探测器(Bolometer)阵列测得的HL-1等离子体辐射损失,并给出了辐射损失的时空分布图。
关键词:辐射损失 等离子体 托卡马克 
HL-1电子密度行为在各种条件下的实验研究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5年第2期40-46,共7页刁光跃 邓中朝 张清春 周艳 雷大成 
在HL-1装置电子密度测量中,进一步改进了密度相移信号的处理方法。在氘放电、氦补充送气条件下得到了HL-1最高电子密度10.8×1013cm-3。总结了密度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行为,并对各种实验条件对密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子密度 HL-1装置 实验研究 
通过H_α/D_α及杂质辐射研究HL-1等离子体特性被引量:3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5年第1期43-48,共6页罗俊林 冯兴亚 卢杰 董贾福 黄克强 金佩全 张爱霞 
利用石英光纤光导、WDS-3单色仪和光电倍增管等构成的8道光电系统,通过观察H_α/D_α及杂质的辐射,研究了在低混杂波电流驱动(LHCD)、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氩弹丸注入、孔栏加偏压及补送氦气等不同放电条件...
关键词:杂质辐射 等离子体特性 HL-1装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