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安全

作品数:224被引量:30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陈性元杜学绘曹利峰吉逸王育欣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电脑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CHIP安全提醒——国产病毒首破Win2000/XP最高权限
《新电脑》2004年第2期105-105,共1页
2003年12月29日,瑞星全球反病毒监测网截获“莫国防”病毒的最新变种,并命名为“莫国防Ⅰ”(Win32.MGF.4408)病毒。据瑞星反病毒工程师分析,该变种可以取得Win2000/XP操作系统的最高权限,给系统打开一个“Ring3”到“Ring0”的直接后门。
关键词:电脑病毒 “莫国防Ⅰ” WIN2000/XP 操作权限 
CHIP安全提醒 微软最新安全漏洞紧急公告
《新电脑》2003年第12期116-116,共1页
虽然很多用户平常都不会去关注微软最新的安全公告和漏洞信息,但是RPC漏洞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多少应该给人们一点警示:关注一下微软发布的最新安全公告,不无好处。
关键词:微软公司 安全漏洞 RPC漏洞 综合安全更新 服务允许任意代码攻击漏洞 扩展服务缓冲区溢出漏洞 
CHIP安全提醒 近期恶性病毒分析及防御
《新电脑》2003年第10期129-129,共1页
“冲击波”病毒终于渐行渐远,尽管如此,其余威仍然不容小觑。这个曾经让我们仓皇失措的病毒警示我们:对病毒防范始终应该“走在病毒前面”。那么,在最近一段日子,还有哪些计算机病毒值得我们关注呢?应该如何正确识别和防范它们?
关键词:恶性病毒 “冲击波”病毒 计算机病毒 病毒防范 防御 安全 识别 近期 
CHIP安全提醒 来势汹汹的“冲击波”
《新电脑》2003年第9期128-128,共1页
“冲击波”蠕虫及其变种病毒正在利用RPC漏洞快速进行传播,该病毒传播的范围和速度让人心惊胆颤,它的破坏力远远超过了1998年的CIH,2001年的“红色代码”和“尼姆达”,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被计算机病毒搞得如此仓皇失措了。
关键词:“冲击波”病毒 蠕虫病毒 RPC漏洞 WINDOWS操作系统 DCOM接口 远程攻击 计算机病毒 
CHIP安全提醒 2003上半年病毒疫情报告
《新电脑》2003年第8期122-122,共1页
在和病毒作斗争的过程中,预防常常比中毒之后的“亡羊补牢”更加重要,所以大家常常很关注病毒预警信息并为病毒的到来做好防备工作。不过,病毒的爆发是有规律的,研究某个时期内的病毒报告往往能够对未来病毒的发展预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 病毒 疫情报告 信息安全 瑞星公司 红色结束符 爱情后门 电子邮件 
CHIP安全提醒 赛门铁克公布10大病毒排名
《新电脑》2003年第6期107-107,共1页
近日,互联网安全技术与解决方案供应商赛门铁克公司根据病毒发作的严重程度,发布了亚太地区和全球最新10大病毒排名。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 亚太地区 W32.klez.H@mm求职信病毒 HTML.Rvedlot.A新欢乐时光病毒 W95.Hybris.worm白雪公主病毒 W32.HLLW.Lovgate.G@mm爱之门变种病毒 
Windows XP中的ICF与IP安全策略 网络安全 不能忽视
《新电脑》2002年第9期166-167,共2页
与以往的Windows操作系统相比,Windows XP的网络安全系统更为完善,内置的互联网连接防火墙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要,而且只需极少的系统资源。但用户必须了解其特点,并且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否则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可能影响...
关键词:网络安全 Windows XP ICF IP安全 防火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