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疾病

作品数:581被引量:1772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梁昌详李东梁文立付光廖利民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南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颈腰痛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术前脊柱矢状位失衡对侧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症状改善的影响
《颈腰痛杂志》2024年第3期427-430,435,共5页孟胜东 丁明胜 解学关 戴琰琨 杨德坤 
目的 探讨术前脊柱矢状位失衡对侧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LIF)术后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LLIF的8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将患者分为A组(SVA...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疾病 侧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矢状位平衡 临床症状 
氨甲环酸对腰椎后路手术后减少出血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颈腰痛杂志》2016年第6期519-521,共3页贾红伟 马文海 安明 李艳军 韩哲 
目的评估氨甲环酸减少腰椎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6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及对照组,氨甲环酸组术前静脉应用氨甲环酸15 mg/kg,对照组术前应用0.9%氯化钠,所有的患者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
关键词:氨甲环酸 失血 退变性腰椎疾病 
后路微创化技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被引量:5
《颈腰痛杂志》2012年第1期3-5,共3页许文根 符楚迪 潘兵 卢一生 
目的介绍两种微创手术,通过减压和椎体间融合治疗部分下腰椎退变性疾病,总结该技术相对于传统开放术的利弊。方法 (1)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小切口椎板开窗或椎间盘镜下开窗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共9例;(2)小切口棘旁两侧分次有限暴露固定...
关键词:微创术 腰椎疾病 椎间融合 
膨胀式融合器(B-twin)联合椎弓根钉系统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初步探讨被引量:1
《颈腰痛杂志》2008年第3期222-224,共3页李端明 彭宝淦 庞晓东 高春华 叶启彬 
目的研究膨胀式椎体间融合器(B-twin)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和手术技术。方法16例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和腰椎滑脱的患者采用膨胀式椎体间融合器(B-twin)联合椎弓根钉系统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症状即...
关键词:退变 融合 腰椎 
髂嵴最高点连线与椎节的关系被引量:6
《颈腰痛杂志》1999年第4期259-261,共3页李义凯 王志洪 冯金升 王德宇 
目的:明确髂嵴最高点连线与椎节的关系。方法:对500例腰椎X线平片进行观测,以年龄、性别和症状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并非所有髂嵴最高点连线均通过L4棘突,年龄和性别对此连线有影响,而腰腿痛对其无明显影响。结论:手术前应确定好手术节段...
关键词:腰椎 X线 腰椎疾病 外科手术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临床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5
《颈腰痛杂志》1994年第4期215-216,共2页潘若惠 张昌明 
本文采用卧位动力学摄片台拍摄腰椎过屈及过伸位X线片。根据Nachemson建议的标准,进行椎体间位移值测量,并结合临床诊治下腰椎退变性不稳症45例,认为此方法比较可靠和实用。诊断要点及发病机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腰椎疾病 腰椎不稳 退行性变 诊断 治疗 
欧乃派克在腰椎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附52例报告)
《颈腰痛杂志》1994年第4期217-219,共3页陈建军 刘正品 陈雪亮 王增亚 
欧乃派克作为最新造影剂毒性低、刺激性小,副作用甚微、图像清晰,应为椎管造影的首选药物。根据典型病史及体格检查,结合欧乃派克造影X片图像,可提高腰椎疾病的正确诊断率。
关键词:欧乃派克 椎管造影 腰椎疾病 X线诊断 诊断 
脊柱不稳(下)被引量:12
《颈腰痛杂志》1994年第4期247-250,共4页戴力扬 
脊柱不稳(下)戴力扬脊柱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依其不同节段的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特点而各具特殊性,诊断和治疗原则亦有所区别,下面分别加以介绍。1枕颈不稳颅骨与颈椎之间的连结主要凭藉枕骨髁与寰椎上关节凹所构成的寰枢关节完成。除...
关键词:腰椎疾病 脊柱不稳 枕颈不稳 颈椎不稳 腰椎不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