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元

作品数:893被引量:11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古远清吴俊钱江胡义成姚全兴更多>>
相关机构:人民日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外文摘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婚之日——历史在我身上开始
《中外文摘》2017年第12期54-57,共4页冯骥才 
她主动提出结婚 1966年夏天,空气里有种硝的气味并日渐浓烈,社会变得异样了;首先报纸成了战场,不时会一个大人物被拉出来,立刻被种种凶烈的言辞打得人仰马翻。那时最出风头的一个笔杆子是姚文元,他是何人此前没听说过。我之所以...
关键词:历史 新婚 文学语言 大人物 姚文元 结婚 社会 
王洪文的升沉
《中外文摘》2016年第7期66-72,共7页李逊 
王洪文被关注 毛泽东对王洪文的了解最初得之张春桥。张春桥、姚文元1967年初回上海工作时,每隔几天就要向毛泽东和中央文革写书面报告,汇报上海情况。据徐景贤回忆,毛泽东当时“给了张春桥一个任务,要他物色新的上海市委领导的人...
关键词:王洪文 书面报告 张春桥 毛泽东 市委领导 上海 姚文元 
狱中姚文元
《中外文摘》2014年第6期47-47,共1页沈国凡 
姚文元被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18年。 入狱后,姚文元不像江青那样大吵大闹,也不像张春桥那样一言不发,他总是装出一副老实改造的样子,每天读报、看书、写检查,谈自己的认识,要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划清界线等等。除此之外,为...
关键词:姚文元 反革命集团 中央政治局 有期徒刑 国家大事 张春桥 江青 改造 
《交城山》的幕后插曲
《中外文摘》2013年第11期54-54,共1页丁东 
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浇那个交城它浇了文水;灰毛驴驴上山灰毛驴驴下,一辈子也没啦坐过那好车马;交城的大山里没啦那好茶饭,只有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狠心的爹来没主意的妈,怎把奴家打发在那山旮旯这是一首流传在山西交城、文水一...
关键词:山西民歌 纪登奎 华国锋 汪东兴 文水 姚文元 少宣传个人 郭兰英 山来 中共中央主席 
陈伯达一生,一场大喜剧
《中外文摘》2013年第8期48-49,共2页曾彦修 
陈伯达这个人,可以说是很聪明很有才。他给我的印象是,才胜于学,学胜于德,德毁于位。陈伯达以文章上了天,曾做过几天共产党的第四号人物,当时公布的政治局委员顺序是: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陈伯达。但他后来为何威信一落千丈?陈的垮台...
关键词:陈伯达 陈立夫 宋美龄 中央信托局 田家英 九届二中全会 日本投降 张春桥 姚文元 庐山会议 
刘庆棠:我们这些人的那些事
《中外文摘》2013年第6期56-57,共2页刘庆棠 陈徒手 
留着山羊胡子的姚文元我与姚文元初次见面是在1968年,在样板戏剧团大会上见到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秦城监狱里一拨拨人走了,人变少了,就让我们几个一块儿看电视。看电视时,谁跟谁在一起,都有安排。我和迟群、王洪文三人在一起看了好...
关键词:王洪文 姚文元 张春桥 汪曾祺 北京京剧团 八三四一部队 《智取威虎山》 上海音乐学院 京西宾馆 告诉我 
毛泽东晚年重读古文内幕
《中外文摘》2012年第16期51-53,共3页朱永嘉 陈磊 
从1971年下半年起,也就是林彪事件之后,到1975年10月毛泽东病危期间,他通过姚文元要我们(上海市委写作组)陆续标点和注释了一批大字本(毛泽东到了晚年患有白内障、视力退化)送给他阅读,或者建议中央政治局委员读。具体选择哪些篇章,都...
关键词:毛泽东晚年 周恩来 古文 姚文元 重读 注释 心肌梗塞 中央政治局 标点 司令员 
从江青秘书到秦城囚徒
《中外文摘》2012年第16期55-57,共3页阎长贵 周冉 
由戚本禹推荐当上江青秘书"文革"初期,即1966年6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把我从《红旗》杂志社调到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信访处,7月初又把我带到钓鱼台,要我在中央文革小组简报组工作。"文革"前,江青在党...
关键词:江青 秦城 文革 陈伯达 工作人员 毛主席 杂志社 文件 姚文元 办公室 
文胆的结局被引量:1
《中外文摘》2011年第15期56-58,共3页雷雨 
对二十世纪中国政坛上最令人瞩目的政治对手毛泽东与蒋介石,论述其各自政治理念、军事谋略、人格操守、个人私德、家庭生活的出版物可谓汗牛充栋,但真正能切中肯綮的持平公允之论恐怕还需假以时日,需要有抱负、有勇气和识见的研究者付...
关键词:毛泽东 蒋介石 陈伯达 陈布雷 胡乔木 戴季陶 国民党 吴稚晖 冯玉祥 姚文元 
我所接触的文艺部主任姚文元
《中外文摘》2011年第16期50-52,共3页赵元三 
青年姚文元的两篇"反右"杂文引起毛泽东的注意,受到毛泽东点名表扬20世纪50年代初期,姚文元在上海市卢湾区团工委宣传部做宣传工作。因家中藏书甚多,他有条件博览群书。由于常给报刊写一些杂文和文艺评论,逐渐在上海文艺界崭露头角。
关键词:姚文元 毛泽东 部主任 文汇报 杂文 上海市 姚雪垠 报社 写文章 文艺理论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