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研究

作品数:57被引量:18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陈大为张强梁文权陶建生王艳萍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北方牧业》《中国药物与临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制剂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酮康唑药剂学研究进展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0年第17期105-105,共1页马春娟 邢文善 路芳 
目的:综述酮康唑的药剂学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新剂型、经皮给药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以“酮康唑”“醇质体”“纳米粒”“ethosomes”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2000年1月—2019年4月在中国知网中收录的酮康唑文献,综述其临床常用剂...
关键词:药剂学研究 醇质体 经皮给药制剂 常用剂型 工业生产技术 固体脂质纳米粒 酮康唑 口服制剂 
动态表面张力在药剂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8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9年第1期27-34,共8页施晓虹 李佳璇 洪燕龙 赵立杰 冯怡 王优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0326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16401902300);上海市卫计委中医药科技创新项目(ZYKC201603003)
动态表面张力(DST)是体现液体表面张力变化的一个物理量,是评价液体运动特性的关键物理属性之一,目前在工业、农业等领域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动态表面吸附、DST测定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DST;以表面活性剂溶液的DST为切入点,从液体的...
关键词:动态表面张力 动态吸附 表面活性剂 药物制剂 
第七届给药系统与制剂研发亚洲峰会10月在沪举办
《上海医药》2017年第13期80-80,共1页
第七届给药系统与制剂研发亚洲峰会(DDF Asia 2017)将于2017年10月26—27日在上海举办。大会由百世传媒(Best Media)主办,支持单位包括药监局南方所、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台湾财团法人生物中心等。本次大会继续秉承了为医药领域专业...
关键词:给药系统 改良型 生物中心 药监局 制剂技术 药品生产企业 药剂学研究 增值作用 发展策略 临床科学 
药物新制剂与新剂型研发趋势及应用
《北方牧业》2011年第21期27-27,共1页周建平 
在现代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技术制备的药物新剂型及制剂,可以完善和提高现有普通剂型及制剂的使用效果,通过适宜的给药方式可以实现以最小的剂量达到最佳的疗效。1总体分类根据现代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主要成果,这些现代技术可以概括...
关键词:制剂技术 缓控释 研发趋势 总体分类 给药系统 药剂学研究 靶向制剂 现代理论 使用效果 向性 
几种外用中药制剂中龙血竭代替血竭的药剂学研究
《今日药学》2010年第11期26-28,共3页曾志坚 李兵 蒋莉娟 
广东药检科技支撑计划(编号:YJ200839)
通过在几种外用中药制剂中以龙血竭代替血竭进行样品试制,并进行工艺、质量和稳定性的考察,为国产龙血竭代替进口血竭提供药剂学研究基础。
关键词:外用中药制剂 龙血竭 代替 血竭 
药物动力学在中药缓释、控释和靶向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材》2005年第5期434-437,共4页黄山 郭立玮 
中药缓释、控释和靶向制剂是目前中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物动力学方法在中药缓释、控释和靶向制剂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提示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中药制剂达到“三效”、“三小”的要求,实现中药制剂研究与生...
关键词:药物动力学 制剂研究 缓释 控释 药剂学研究 动力学方法 靶向制剂 应用情况 中药制剂 
注射用长效微球体外释放特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中南药学》2005年第2期105-108,共4页高萍 丁平田 陈大为 
关键词:体外释放特性 注射用 有效血药浓度 生物降解型 药剂学研究 给药次数 治疗效果 开发过程 制剂研究 释药特性 微球制剂 顺应性 药物 
加味响声破笛袋泡剂的药剂学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6年第1期3-8,共6页刘汉清 金志刚 
加味响声破笛袋泡剂,其优选工艺为膏粉配比1:3,粉料颗粒20目,100℃干燥2h。最佳浸泡条件为85℃、160ml水、15min。一次水溶性浸出物5min内溶出80%以上。定性显示含处方药物相应成分。挥发油、绿原酸含...
关键词:中药制剂 加味响声破笛 袋泡剂 药剂学 
雷公藤肠溶滴丸药剂学研究被引量:11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1994年第3期15-17,共3页王海波 杨敏华 钱金粉 李矗 范良问 
为了提高雷公藤的生物利用度,降低其对胃肠道的毒副作用,以便更有效地应用临床,我们根据固体分散系理论,研制了雷公藤肠溶滴丸,并从制剂工艺的选择和质量考察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雷公藤 肠溶滴丸 药剂学研究 毒副作用 片剂崩解仪 生物利用度 制剂工艺 溶散时限 质量考察 抗炎消肿 
中国药学会新剂型评价会议资料目录
《天津药学》1989年第4期52-53,共2页聂建国 
关键词:中国药学会 资料目录 滴丸剂 固态分散体 药物透皮吸收 制剂技术 膜剂 药剂学研究 黑膏药 渗透促进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