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UTHNER细胞

作品数:28被引量:2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淑华童学红李效义张茂先张英才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北京生物医学工程》《中国水产科学》《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北京市教委科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暗纹东方鲀应激逃避行为及其Mauthner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中国水产科学》2014年第5期1072-1078,共7页刘鑫 王晓杰 张旭光 郭弘艺 范纯新 宋佳坤 
国家973计划前期项目(2011CB111608);上海高校水产学一流学科建设资助项目;国际海洋研究中心项目(A-0209-13-0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365)
探讨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这种具有胀气、佯死行为的鱼类是否具有快速逃跑行为,以及脑干Mauthner细胞是否是该行为的指令性神经元。研究发现,给予骤发的声音刺激(100 Hz,110 dB),暗纹东方鲀幼鱼和斑马鱼(Danio rerio)均出现快...
关键词:暗纹东方鲀 快速逃跑行为 C-star MAUTHNER细胞 
硝酸士的宁对刺激鲫鱼脊髓诱发的Mauthner细胞胞内电位变化的影响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8年第6期449-451,共3页虞棻 童学红 李博 刘丽敏 张茂先 李效义 
目的探索肌注硝酸士的宁对刺激鲫鱼脊髓所诱发的M细胞胞内电位变化的影响。方法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记录M细胞的胞内电位变化。结果肌注硝酸士的宁后逆向动作电位后突触后电位(PSPs)的幅度升高,持续时间增加,并可在此基础上暴发动作电位...
关键词:MAUTHNER细胞 士的宁 突触后电位 鲫鱼 
刺激迷叶诱发的鲫鱼Mauthner细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年第12期37-41,共5页童学红 李效义 张丽娟 侯晓莉 崔茜 郝刚 
北京市教委基金(KM200710025004)
采用微电极胞内穿刺技术探查鲫鱼Mauthner细胞(M-细胞)对迷叶刺激的电反应特征。电刺激鲫鱼迷叶背面中央外侧区,可在双侧M-细胞胞体,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近端记录到一种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迷叶诱发性EPSP)。迷叶诱发性EPSP表现较短...
关键词:MAUTHNER细胞 迷叶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腹侧树突 鲫鱼 
M细胞腹侧树突内复合性突触后电位的抑制性成分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363-366,共4页胡正娟 张丽娟 童学红 虞棻 李效义 
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KM200310025091)资助项目~~
目的探查Mauthner细胞腹侧树突的复合性突触后电位的抑制性成分。方法电刺激鲫鱼皮肤,用微电极记录诱发的Mauthner细胞腹侧树突的突触后电位。分别改变刺激频率和刺激强度,经负向电流向腹侧树突内电泳Cl-,延髓表面滴加士的宁,观察电位...
关键词:MAUTHNER细胞 氯离子 士的宁 腹侧树突 突触后电位 抑制 
硝酸士的宁对鲫鱼皮肤刺激诱发Mauthner细胞电位的影响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5年第2期169-170,230,共3页张丽娟 童学红 李效义 
北京市教委科技基金(M200310025091)
目的:探讨硝酸士的宁对刺激皮肤激活鲫鱼Mauthner细胞产生胞内电位的影响。方法: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结果:①直接刺激皮肤,可在同侧或者对侧的M细胞产生一种高幅度的复合性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potentials,PSPs)。此反应在不同的刺...
关键词:MAUTHNER细胞 皮肤 突触后电位 硝酸士的宁 
Mauthner细胞和其他网状神经元组成的脑干逃跑网络被引量:1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230-232,共3页胡正娟 李效义 张丽娟 
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KM200310025091)资助项目
Mauthner细胞(M细胞)是激活硬骨鱼类惊跳反射的指令性神经元。近年有学者提出脑干逃跑网络的假说,应用不同方法从不同研究水平进行了验证。本文就脑干逃跑网络概念的发生发展进行综述,并就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MAUTHNER细胞 神经元 网络 逃跑 脑干 组成 网状 硬骨鱼类 研究水平 发生发展 M细胞 
氯离子对鲫鱼Mauthner细胞胞内皮肤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86-289,共4页张丽娟 童学红 李效义 
北京市教委科技基金 (KM 2 0 0 3 10 0 2 5 0 91)资助项目
用微电极穿刺技术记录电刺激皮肤时M细胞胞体内产生的突触后电位 ,并通过微电泳技术向胞体内注射氯离子 ,观察氯离子对胞内皮肤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胞内皮肤反应具有频率和强度的依赖性 ,同时具有氯离子浓度依赖性。提示 :从皮肤到M...
关键词:皮肤反应 内皮 突触 M细胞 体内 穿刺技术 化学性 微电泳 鲫鱼 兴奋性 
刺激鲫鱼小脑腹外侧区诱发的Mauthner细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被引量:3
《生理学报》2003年第4期459-463,共5页张英才 张淑华 李效义 童学红 虞芬 张茂先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 of Beijing Education Committee.
实验采用微电极胞内记录技术探查鲫鱼Mauthner细胞(M-细胞)对小脑刺激的电反应特征。电刺激鲫鱼小脑腹外侧部,可在双侧M-细胞胞体、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近端记录到一种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小脑诱发性EPSP)。小脑诱发性EPSP潜伏期较短...
关键词:Mautlmer细胞 小脑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腹侧树突 鲫鱼 
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鲫鱼Mauthner细胞顺向激活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2年第3期301-305,共5页谢燕 刘丽敏 虞芬 张茂先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5 962 0 0 7)
目的 :研究迷走神经感觉传入信息对Mauthner细胞 (M细胞 )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刺激鲫鱼迷走神经 ,并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记录鲫鱼M细胞胞内电位变化。结果 :在M细胞胞内记录到分级的、复合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分为第一成分和第...
关键词:刺激迷走神经 鲫鱼 MAUTHNER细胞 顺向激活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PSP 动作电位 
刺激皮肤诱发的鲫鱼Mauthner细胞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动作电位被引量:3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509-514,共6页冯逵 张淑华 张英才 
目的研究皮肤感觉传入信息对Mauthner细胞M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方法电刺激皮肤并结合M细胞多点胞内穿刺技术记录胞体及腹侧树突的电反应。结果刺激躯干部皮肤在国产鲫鱼M细胞上记录到3组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a组EPSP幅度最...
关键词:MAUTHNER细胞 腹侧树突 皮肤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鲫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