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站

作品数:464被引量:8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军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郜耿豪舒为群陈济安徐敏陈贤兵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科学院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78526部队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纪念馆
《党的生活(河南)》2025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纪念馆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关镇,是依托1938年设立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兵监部渑池第三办事处(通称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建立的一座革命纪念馆。1938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赴任途中,到达渑池兵站,...
关键词: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关镇 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纪念馆 
烽火映乾山
《红土地》2025年第2期53-55,共3页李宣华 
题记:一个兵站,串联一条烽火岁月里的红色血脉;一个兵站,谱写一曲军民同心,不惧牺牲,甘于奉献的壮丽乐章。池氏祖厝不论春夏,还是秋冬,行走在将乐县安仁乡泽坊村的乡间小道上,时常可见到背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忙碌的身影。这里...
关键词:将乐县 不惧牺牲 兵站 甘于奉献 红色血脉 烽火岁月 
八路军渑池兵站纪念馆
《河南文史资料》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八路军渑池兵站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渑池县城关镇东关小寨村。1938年,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签署文件,委派中央军委统战部负责人刘向三与国民党当局谈判,在渑池设立兵站,新中国成立后在此建立纪念馆。纪念馆由兵站旧址、刘少奇旧居、中共...
关键词:河南省渑池县 第十八集团军 国民党当局 砖木结构 纪念馆 八路军 渑池 小寨村 
中央苏区的兵站与五次反“围剿”
《军事史林》2024年第12期21-30,共10页余文涛 
兵站是在根据地和红军后勤部门实施后勤保障的运输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红军后勤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伴随军事斗争规模不断扩大,依靠就地取给和战场缴获日渐无法满足红军对物资的需求,红军需要与根据地建立稳固的联系...
关键词:后勤组织 运输枢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央苏区 后勤部门 根据地 红军 后勤保障 
晋豫边地区的“十八兵站”
《党史文汇》2024年第12期57-59,共3页中共晋城市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 刘云芳 
晋豫边根据地,位于太行山脉终端、太岳山脉南部、中条山和王屋山南北两侧,包括黄河以北、曲(沃)高(平)公路以南、白(圭)晋(城)公路以西、(大)同蒲(州)铁路以东的广大地区,辖晋城、阳城、翼城、沁水、曲沃、绛县、垣曲、夏县、闻喜、平...
关键词:八路军总部 敌后抗日根据地 中共中央北方局 王屋山 太岳山 
中共晋绥边区军队兵站述论
《军事历史》2024年第6期50-60,M0003,共12页贺文乐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战争场景下,晋绥边区战略位置突出,不仅是保卫中共中央的重要门户,而且是连接陕甘宁边区与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枢纽。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该区军队从后勤建设需要的战略角度建立兵站以保障军需...
关键词:革命年代 晋绥边区 军队兵站 后勤建设 
70年!铮铮铁骨铭刻“两路”精神
《中国西藏》2024年第6期8-11,共4页姚仕成 周顺东  
70年前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在筑路、养路的艰苦历程中孕育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川藏兵站部与川藏公路相伴而生,众多官兵在千难万险的川藏线上,出色完成各项支援保障任务...
关键词:川藏线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川藏兵站部 支援保障 “两路”精神 养路 筑路 
川藏线上的生动一课
《雷锋》2024年第32期24-25,共2页戴琢璞 
2023年5月14日至20日,笔者随国防大学学员队赴川藏线参观见学。那天,前方是险峻的高山,身边是瑞急的河流,耳畔是清脆的鸟鸣,我们端坐在川藏兵站部庄严的课堂上,聆听开国中将张国华之女张小康深情讲述十八军进藏的故事,禁不住感慨万千。
关键词:参观见学 国防大学 川藏兵站部 川藏线 学员队 深情 
让青春在云端天路飞扬——川藏兵站部某部以任务为牵引锻造官兵“两路”精神纪实
《军队党的生活》2024年第10期60-61,共2页刘栩 郭宏 
西藏高原野外4100米的某陌生地域,战车轰鸣,铁骑驰骋。川藏兵站部某部一场支援保障任务拉开序幕,面对各种险情,党员突击队带领尖刀车冲锋在前,引领广大官兵攻坚克难,圆满完成运输任务,让战旗在雪域高原高高飘扬经过半个月远程机动,官兵...
关键词:党员突击队 川藏兵站部 雪域高原 支援保障 西藏高原 远程机动 攻坚克难 
陈塘红军医院旧址群
《福建党史月刊》2024年第10期60-61,共2页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为做好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动更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准备,中革军委在中央苏区宁化境内设立了多个兵站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第五、第七、第十等多个后方医院和多个兵站医院,其中红军第四后方医院设于禾口区陈塘湾...
关键词:中革军委 后方医院 中央苏区 红军医院 兵站医院 中国工农红军 石壁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