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细菌

作品数:516被引量:1779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杨松王培义唐孝荣薛伟吴志兵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贵州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药市场信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农大筛选出的铜绿假单孢菌HZ15具有多重生物活性
《农药市场信息》2024年第23期47-48,共2页刘刚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琼脂扩散法、平板对峙法、饲喂法、生物测定法、盆栽和大田试验等,探究前期从巨网苔蛾幼虫中分离所得的、对烟草黑胫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铜绿假单孢菌HZ15的其余生物活性,旨在为该菌株在农业领...
关键词:云南农业大学 植物病原细菌 烟草青枯病 生物农药 植物病原真菌 烟草黑胫病菌 拮抗作用 生物测定法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揭示谷维菌素对植物病原细菌的抑菌机制
《农药市场信息》2024年第10期44-44,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微生物天然产物农药创新任务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上发表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天然产物农药谷维菌素(GV)对植物病原细菌的抑菌机制,以及对细菌性病害的防控潜...
关键词:植物病原细菌 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 细菌性病害 微生物天然产物 抑菌机制 潜力评价 菌素 
α-倒捻子素对植物病原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农药市场信息》2024年第6期47-47,共1页刘刚 
α-倒捻子素是山竹果皮中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氧杂葱酮类化合物,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以及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理活性研究中均有突出的表现。为探明α-倒捻子素的农用杀细菌活性,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所等单位研究...
关键词:倒捻子 药理活性研究 植物病原细菌 神经保护作用 植物保护 山竹果皮 酮类化合物 室内毒力 
上海交大团队在top期刊发表水稻条斑病菌抑制气孔免疫的研究进展
《农药市场信息》2024年第4期42-42,共1页杨光 
在植物与病原菌之间复杂的“军备竞赛”中,病原菌通过分泌效应因子增强自身的毒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分泌外膜囊泡(OMVs)向宿主细胞运输和传递信号分子从而调节信号通路抑制宿主的先天免疫。而在植物病原细菌OMVs中,sRNAs与宿主植物...
关键词:植物病原细菌 先天免疫 效应因子 宿主细胞 传递信号 水稻条斑病菌 宿主植物 军备竞赛 
噬菌体疗法精准打击士传病原菌,有望替代化学农药和抗生素
《农药市场信息》2023年第10期43-43,共1页张金平 
利用噬菌体阻控病原细菌的手段被称为“噬菌体疗法”,这是一种有望替代抗生素的绿色生态技术。近日,国际学术期刊《微生物组》在线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沈其荣团队的最新研究论文。该团队研究发现...
关键词:化学农药 病原细菌 中国工程院院士 替代抗生素 青枯病 作物根际 国际学术期刊 噬菌体疗法 
孙文献课题组在水稻病原细菌效应蛋白XopC2促进致病性功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农药市场信息》2021年第21期48-48,共1页刘刚 
日前,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孙文献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病原细菌通过三型分泌系统向植物细胞内注射多种效应蛋白,以帮助病原细菌成功侵染。这些分泌蛋白靶向植物细胞内的不同组分,功能各异,是决定...
关键词:病原细菌 吉林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植物病理学 三型分泌系统 毒力因子 分泌蛋白 效应蛋白 
上海交通大学揭示植物病原细菌sRNA致病新机制
《农药市场信息》2021年第20期51-51,共1页郑庆伟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LoS Pathogens》于2021年7月24日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朱勃、陈功友联合团队研究成果,揭示了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中sRNA适应氧化应激环境下对水稻致病性的...
关键词:上海交通大学 学术期刊 植物病原细菌 团队研究 氧化应激 新机制 
华中农大Kenichi Tsuda团队研究揭秘植物“抵抗”病原菌过程
《农药市场信息》2020年第14期48-48,共1页张金平 
近日,《自然—植物》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Kenichi Tsuda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利用植物体内原位细菌转录组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建立了病原细菌基因调控网络,报道了被寄主免疫系统攻击的病原细菌主要调控途径。为了研究感染...
关键词:丁香假单胞菌 病原细菌 华中农大 基因调控网络 免疫系统 蛋白质组学技术 团队研究 最新研究成果 
我国科学家发现特异靶向病原细菌致病力的植物天然产物并阐明其作用的分子机制
《农药市场信息》2020年第10期47-47,共1页郑庆伟 
当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植物会释放大量的次生代谢物抑制病原来保护自己。以前对植物抗菌代谢物活性的认知主要基于多数抗菌代谢物在体外具有杀菌或抑菌的活性,但不加选择地杀灭病原微生物和有益微生物显然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
关键词:有益微生物 植物天然产物 微生物侵染 次生代谢物 杀灭病原 分子机制 抗菌代谢物 细菌致病力 
刘俊课题组揭示植物识别病原细菌的新机制
《农药市场信息》2020年第6期47-47,共1页郑庆伟 
近日,期刊The EMBO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俊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植物细胞膜上的免疫受体识别病原细菌携带的中等链长度的3-羟基脂肪酸的免疫通路,而此类3-羟基脂肪酸是合成脂多糖(LPS)的重要成分...
关键词:羟基脂肪酸 革兰氏阴性细菌 微生物研究所 病原细菌 中国科学院 植物细胞膜 最新研究成果 植物识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