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调整

作品数:20被引量:9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华陈新光蔡立林青山邹永春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广东省农业厅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稻米》《中国农学通报》《种业导刊》《现代农村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播期调整对华北北部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15期2964-2985,共22页赵花荣 周广胜 齐月 耿金剑 田晓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1402);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4J049);甘肃省气象局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IAM202315,IAM202307)。
【目的】基于田间分期播种试验,研究华北北部冬小麦、夏玉米播期调整,其生长发育、光合生理特性、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及品质对气候变暖的不同响应,为华北平原农业生产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期播种方法,于201...
关键词:冬小麦 夏玉米 播期调整 产量 品质 
基于SWAP模型分析青铜峡灌区春小麦播期优化及其对灌溉需水量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农业气象》2024年第6期594-608,共15页孙风朝 赵翠平 张杰 丁一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2209059);宁夏重点研发计划引才专项项目(2022BSB03060)。
以宁夏青铜峡灌区春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2a田间观测试验和率定后的SWAP模型,构建旱作区春小麦模型参数集,以偏差校正后的7个大气环流模式(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GCMs)数据驱动模型,评估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SSP2-45和SSP5-85)春小...
关键词:CMIP6 气候变化 春小麦 适应性调控 播期调整 
单混播和免耕补播技术对退化高寒草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青海科技》2021年第6期22-26,共5页汪海波 宋词 王芳萍 武汉军 黄小涛 马真 马丽 周华坤 姚步青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ZJ-925);青海省“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项目;2020年第二批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QHTX-2021-009)。
混播和补播是常见的退化草地的恢复措施,本研究于2019年6月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开展,对比这两种恢复措施下退化草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试验选取同德短芒披碱草、同德老芒麦和青海草地早熟禾三种禾本科植物,按照已划分的小区进行单播、...
关键词:退化草地 土壤养分 禾豆混播 播期调整 
播期对青藏高原燕麦生长和饲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草地学报》2021年第S01期121-127,共7页宋词 黄小涛 石国玺 周华坤 王芳萍 姚步青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ZJ-925);青海省“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 JR5RA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269,31860146);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项目共同资助。
为了研究播期延后对高原饲草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加燕2号’燕麦(Avena sativa L.)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种时间:6月上旬(传统播期)、6月中旬(播期延后)和6月下旬(播期延后),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牧草生物量和营养成分等指...
关键词:燕麦 播期调整 养分重吸收 粗蛋白 粗纤维 
湘中地区双季早稻的农业气候指标适应性研究被引量:5
《中国稻米》2019年第4期59-62,67,共5页邓梅 蔡海朝 马琴 邓见英 李志强 
湖南省气象局科技项目(XQKJ17B038)
利用湘中地区1980—2017年逐日气象资料,结合2007—2017年湘中地区双季早稻产量资料和3个水稻气象观测站的观测数据,采用M-K突变分析了湘中地区双季早稻播种适宜期调整,同时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双季早稻各生育期内农业气候因子对产量...
关键词:双季早稻 农业气候指标 播期调整 灰色关联法 适宜性评价 
推迟播期对向日葵黄萎病发病程度的影响被引量:3
《植物保护学报》2018年第3期651-652,共2页张贵 曹雄 东保柱 张键 周洪友 赵君 
国家现代农业(向日葵)产业技术体系(CARS-16);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16)
向日葵黄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是造成向日葵减产的主要病害(曹丽霞等,2009)。向日葵黄萎病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曹雄等(2014)发现品种抗病性的强弱是影响黄萎病发生、发展及危...
关键词:播期调整 发病程度 向日葵 黄萎病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真菌性病害 大丽轮枝菌 
杂交制种玉米播期调整及关键栽培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2013年第13期77-78,共2页张春梅 程相儒 李彦斌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及饲用作物。近年来,新疆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迅速扩大,从2008年的46万亩增加至2012年的85万亩,年均增长16%,目前已占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的20%左右。
关键词:杂交玉米 制种玉米 播期调整 技术 栽培 饲用作物 制种面积 粮食 
华北北部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冬小麦品种·播期调整初探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8期3530-3532,3654,共4页王贺然 林而达 韩雪 郝兴宇 冯永祥 宁大可 
重点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2CB-955904);中英合作项目(H5105001);国家CDM赠款项目(0810017);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11B03)
通过不同品种冬小麦的播期试验,探究在正常偏暖年份下,北京地区继续种植冬性品种小麦和提高偏春性小麦品种种植比例的可能性,并利用播期调整减少抗寒性相对弱的品种的产量损失。结果表明,与9月下旬常规播种相比,北京地区目前可以适当推...
关键词:品种 播期 冬小麦 气候变化 华北北部地区 
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晚稻播期的适应性调整被引量:19
《生态学报》2011年第15期4261-4269,共9页王华 陈新光 胡飞 林青山 唐湘如 蔡立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D32B02);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8A030203013);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水稻生长模型RCSODS在广东的应用研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点项目(2009GB24160496);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0906021);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09-03;CCSF-09-11)
统计广东86个气象站1961—2009年资料,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晚稻生长季气候资源、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晚稻生长季热量资源明显增加,冷害趋于减轻,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个数减少且影响时间缩短;推算出广东晚稻播...
关键词:气候变化 晚稻生长季 播期调整 
气候变化背景下广东早稻播期的适应性调整被引量:29
《生态学报》2010年第17期4748-4755,共8页陈新光 王华 邹永春 林青山 蔡立 
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8A030203013);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点项目(2009GB24160496);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0906021)
利用广东省86个气象站1961-2009年资料以及2009年早稻地理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广东早稻生长季的气候变化特点,并探索适应气候变化的广东早稻播种期调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自1997年以来,广东早稻生长季气候变化较为显...
关键词:气候变化 早稻生长季 播期调整 广东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