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育秧方式

作品数:125被引量:38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旭蔡汉雄孔清霓刘彦卓梁友强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厅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农学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水稻不同育秧方式栽培对比试验被引量:3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第7期49-51,68,共4页张新河 
通过开展不同育秧及不同栽培处理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产量结构、产值效益的影响试验,提出了合理选择育秧方式,集成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路径,以达到提高产量和效益的目的,为提升南谯区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南谯区 水稻 育秧方式 对比试验 产量 效益 
不同育秧方式对再生稻“丰两优香1号”秧苗素质和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3
《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第23期31-31,39,共2页田晶晶 金磊 
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自主项目
该文从秧苗素质、农艺性状、产量构成等方面对再生稻"丰两优香1号"在不同机插育秧方式下的种植表现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以硬地育秧最好,与水田育秧相比,稻谷增产450kg/hm2;成秧时间上,大棚育秧最快,比硬地、水田育秧快5d。
关键词:水稻 机插秧 育秧方式 产量 
不同育秧方式和不同施氮量对早稻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第22期52-53,共2页邱时林 张开慧 李素平 张文英 
兴国"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04)
通过不同的育秧方式及不同的施氮量对早稻的影响对比试验,探索丘陵地区中低产田改造的方法,以期指导农民科学生产,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早稻 育秧方式 施氮量 影响 
不同育秧方式和不同秧龄对晚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第22期57-58,共2页曾杰 夏园园 钟修洪 刘选源 谢新红 黄向荣 温绵福 
该文于2013年6~10月在兴国县高兴镇高兴村进行了不同育秧方式和不同秧龄对晚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晚稻选用塑盘育秧方式育秧、秧龄20d左右移栽,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晚稻 秧龄 育秧方式 产量 生育期 
不同育秧方式无盘抛栽对单季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第7期43-45,共3页康启忠 
安徽省粮油高产创建项目
水稻实行窗纱垫底+旱育保姆剂的无盘抛秧育秧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带土量多,易起苗,易抛易立苗,根系发根力强,缓苗期短,返青快,利于抛足基本苗,群体结构合理,增产增效,虽成本比塑盘高10~15元/667m^2,但产量比塑盘增产29~...
关键词:水稻 无盘 抛栽 旱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