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动裂隙椭抛带

作品数:7被引量:22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树刚林海飞成连华肖鹏赵鹏翔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教育部安徽建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煤炭》《煤》《煤炭科学技术》《煤炭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裂隙发育过程对采动裂隙椭抛带压实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煤炭科学技术》2024年第5期25-35,共11页刘奇 笪雨欣 曹广勇 李青海 赵金海 蒋长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904168)。
采空区瓦斯抽采的关键是了解工作面上覆岩层裂隙的演化过程。为了研究综采工作面覆岩采动压实区演化规律,高效进行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工作,以神东某矿区2207工作面为原型,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利用自主研发的覆岩裂隙监测系统将图像进...
关键词:瓦斯抽采 裂隙发育过程 覆岩压实区 物理相似模拟 
采动裂隙椭抛带时效诱导作用及卸压瓦斯抽采技术被引量:20
《煤炭科学技术》2018年第9期146-152,共7页李树刚 徐培耘 赵鹏翔 林海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1734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4192;51604219)
为了研究在不同推进速度下覆岩裂隙的动态演化规律及形态特征,开展了物理相似模拟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增加,覆岩裂隙发育高度会逐渐减小,同时,压实区的范围会相对增大,主要表现为压实区宽度会随推进...
关键词:裂隙演化 推进速度 卸压瓦斯 高抽巷 
采动裂隙椭抛带动态演化及煤与甲烷共采被引量:114
《煤炭学报》2014年第8期1455-1462,共8页李树刚 林海飞 赵鹏翔 肖鹏 潘红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资助项目(51327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157;51104118)
为研究采动覆岩裂隙演化及其中瓦斯的运移规律,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及数值模拟发现,煤层开采后采动覆岩裂隙形态可用椭抛带来表征。基于岩层控制关键层理论,建立了考虑采高及第一亚关键层与煤层顶板间距的采动裂隙椭抛带动态演化数学模型...
关键词:椭抛带 煤与甲烷共采 瓦斯渗流-升浮-扩散 高抽巷 
采动裂隙椭抛带内瓦斯运移理论基础被引量:7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73-176,共4页王春晓 陈开岩 郭一鹏 
研究采动裂隙椭抛带的基本性质及其采空区瓦斯运移的规律,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瓦斯治理。根据五阳煤矿7601综采工作面上覆岩层的特性与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的矿压显现特征,确定了采动裂隙带的高度、切眼上方椭抛带的高度、采动裂隙椭抛...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 瓦斯运移规律 采动裂隙椭抛带 渗透率 
采动裂隙椭抛带分布特征的相似模拟实验分析被引量:26
《煤》2008年第2期19-21,39,共4页李树刚 林海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4072);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6E203);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6JK235)
煤层开采后,覆岩采动裂隙分布特征与卸压瓦斯抽采密切相关。基于相似原理,进行了覆岩采动裂隙分布特征的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根据实验中裂隙带及压实带的拟合曲线,说明覆岩采动裂隙分布特征是椭抛带形态。通过观测覆岩裂隙的裂隙密...
关键词:采动裂隙椭抛带 分布特征 相似模拟实验 
顶板巷道的椭抛带内瓦斯排放方法被引量:3
《中国煤炭》2006年第8期39-40,84,共3页静玉涛 徐万军 丁毅 
在分析采动裂隙椭抛带的形成、动态变化特征和其内瓦斯运移形态以及顶板巷道排放瓦斯原理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在采动裂隙椭抛带内布置顶板巷道的合理位置。以靖远煤业公司魏家地矿为例,阐述了顶板巷道排放瓦斯的效果,证明了其是高瓦斯矿...
关键词:顶板巷道 采动裂隙椭抛带 瓦斯排放 
覆岩采动裂隙椭抛带动态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86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9年第3期44-46,共3页李树刚 石平五 钱鸣高 
在综放开采富含瓦斯厚煤层条件下 ,分析了采动后覆岩关键层活动特征对裂隙带分布形态的影响 ,首次提出上覆岩层中破断裂隙和离层裂隙贯通后在空间形成椭抛带分布 ,为合理确定瓦斯抽放方法及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椭抛带 综放开采 关键层 裂隙 采场覆岩 煤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