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伐迹地

作品数:429被引量:1062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薛伟包维楷方晰田大伦项文化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高海拔原始暗针叶林采伐迹地次生植被结构与物种多样性比较被引量:3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5期93-97,共5页龙海 何丙辉 包维楷 游秋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5CB4220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KZCX2-XB2-02);中国科学院台站网络基金共同资助项目
研究高海拔原始暗针叶林次生植被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生态优势度SN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分析不同恢复时间序列次生植被各层次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次生植被在...
关键词:高海拔 采伐迹地 次生植被 植被结构 物种多样性 
青藏高原东部采伐迹地早期人工重建序列梯度上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被引量:37
《植物生态学报》2002年第3期330-338,共9页包维楷 张镱锂 王乾 摆万奇 郑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 40 814 );中国科学院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特别支持课题 (STZ_0 0_2 1);西南创新基地项目支持费
采伐是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山森林过去经营管理中最常见的实践。采伐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林地生物多样性的衰退和损失。目前虽然对采伐环境退化与迹地人工林恢复重建开展过许多研究 ,但对采伐迹地以及人工重建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很...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部 采伐迹地 早期人工重建 植物多样性 亚高山针叶林 自然恢复 时间序列梯度 
林窗模型BKPF模拟伊春地区红松针阔叶混交林采伐迹地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反应被引量:18
《应用生态学报》2000年第4期513-517,共5页陈雄文 王凤友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资助!(G1 9990 4 340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9730 1 1 0 )
用森林演替模型BKPF研究黑龙江省伊春地区红松针阔叶混交林采伐迹地上森林演替在未来 5 0年气候变化和CO2 浓度增加的反应得出 :伊春地区采伐迹地演替 5 0年后红松和硬阔叶树的数量增加 ,落叶松、山杨与白桦减少 ;林分密度略有降低 ;林...
关键词:BKPF模型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 采伐迹地 气候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