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针阔叶混交林

作品数:17被引量:16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关德新吴家兵施婷婷韩士杰陈雄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期刊:《应用生态学报》《林业与生态》《植物生态学报》《林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以丰林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第2期204-205,234,共3页董骁勇 齐永峰 周桐 
黑龙江省青年基金项目 任务书编号:QC08C43
本文依据2008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及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采用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中规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对丰林自然保护区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
关键词:红松针阔叶混交林 丰林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研究 红松林 
丰林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人与生物圈》2011年第3期66-67,共2页 谭春林(图) 
丰林生物圈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总面积184平方公里.以保护野生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为主。1997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驾车路线:北京→唐山→秦皇岛→锦州→沈阳(走京沈高速)→沈阳绕城高...
关键词:黑龙江省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生态系统 伊春市 哈尔滨 秦皇岛 
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树干呼吸速率被引量:20
《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第5期956-960,共5页王淼 武耀祥 武静莲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S2-YW-4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30590382,C011108)
采用土壤呼吸气室,于2003年4—10月原位测定了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红松、蒙古栎、水曲柳和紫椴的树干呼吸,监测了树干温度及林内温度.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树干呼吸速率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7月的呼吸速率最高,10月最低,呈...
关键词:红松针阔叶混交林 树干呼吸 Q10 
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林下光合有效辐射的基本特征被引量:15
《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第2期231-237,共7页袁凤辉 关德新 吴家兵 王安志 施婷婷 张晓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5069,3037029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资助项目(KZCX1-SW-01-01)
利用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连续3年的光合有效辐射(PAR)观测数据,与林冠上方PAR值相对比,分析了林冠下5个不同水平位置探头的PAR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林木冠层上方的PAR日总量年变化呈双峰甚至多峰趋势,主要受降水和云雾等天气状况的影响...
关键词:林下 光合有效辐射 时空变化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 
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林冠层叶面积指数模拟分析被引量:21
《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第3期499-503,共5页关德新 吴家兵 王安志 金昌杰 施婷婷 韩士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5069;3037029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资助项目(KZCX1-SW-01-01).
根据长白山原始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光合有效辐射的连续3年自动观测结果,结合便携式叶面积仪的季节观测,建立了以林冠上下光合有效辐射估算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半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反映叶面积的季节动态.通过3年叶面积...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 季节变化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 
林学——林业基础学科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7年第4期61-62,共2页
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单株耗水量研究;长白山野生材用植物调查研究;非生长季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C02通量特征;马尾松适应低磷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水曲柳人工林细根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基础学科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 林业 林学 晋西黄土区 造林树种 植物调查 非生长季 
《林业科学》第42卷总目次
《林业科学》2006年第12期154-172,共19页
关键词:ZHANG 张旭 WANG 木材 无机非金属材料 CHEN 数字林业 《林业科学》 Li 人工林 林业生态工程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 目次 
用气象站资料推算附近森林浅层地温和气温被引量:6
《林业科学》2006年第11期132-137,共6页关德新 吴家兵 金昌杰 韩士杰 王安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29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1-SW-01-01A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资助
Air and shallow soil temperature in forest site are important factors impacting carbon cycle and plant physiology of the ecosystem.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estimating these temperatures by the recordings at neighb...
关键词:气温和浅层地温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 气象站 
应用地带性植物构建吉林特色森林城市被引量:4
《中国城市林业》2006年第5期26-28,共3页阎立波 齐晶 
吉林市地带性植物类型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即,红松针阔叶混交林,该市模拟地带性植物顶级群落建设市域城市森林并提出规划方案。
关键词:地带性植物 吉林市 森林城市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 应用 针阔混交林 植物类型 城市森林 
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CO_2通量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被引量:19
《林业科学》2006年第10期123-128,共6页关德新 吴家兵 金昌杰 韩士杰 张弥 施婷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29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KZCX1-SW-01-01A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资助。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CO2 flux above the Korean Pine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 were expounded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s by 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关键词:CO2通量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 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