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型

作品数:9被引量:4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卢开阳曾汉来张端品黄超武伍时照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种子管理站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遗传》《陕西农业科学》《杂交水稻》《海南农业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中早熟籼型杂交稻新组合金优1398
《三明农业科技》2007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三系杂交稻 中早熟 合金 灿型 三明市农科所 品种审定 福建省 全生育期 
灿型不育系绿永A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的初步观察
《海南农业科技》2004年第4期4-5,共2页符策强 孟卫东 云勇 符秀珍 
绿永A(博A//冈46B/博B)系海南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籼型优质高产不育系,2004年4月通过省级鉴定,具有株型紧凑、杆硬,剑叶挺立,穗大,不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配合力强,抗稻瘟病,米质优,同多数恢复系配组的F,呈弱感光性。...
关键词:不育系 生育特性 开花习性 优质高产 水稻所 株型 柱头外露率 农科院 海南 稳定 
水稻广谱恢复系蓉恢906的选育及利用
《种子》2001年第4期76-76,共1页陈胜 林朝明 徐敬洪 李治义 王富全 高立松 
四川省杂交水稻育种联合攻关项目
蓉恢 90 6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用明恢 6 3作母本 ,特青早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优质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好、穗大、配合力强、米质优、与不育系地谷 A配组育成的地谷 A×蓉恢 90 6于 1995年通过四川省区试 ,与冈 46 A、 — 32 A配组...
关键词:杂交水稻 恢复系 蓉恢906 选育 利用 广谱 灿型 
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结实性的高温适应性鉴定被引量:25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1-4,共4页曾汉来 卢开阳 贺道华 潘雪祥 张端品 
863资助项目
为了评价中籼杂交组合产量性状对高温的适应性 ,在开花期对 3份Ⅱ优新组合进行了人工气候和分期播种的系列温度处理。结果表明 ,在人工控制气温条件下 ,这些组合的结实性在开花期的适宜日均温度为2 7~ 2 9℃ ,高于 32℃的日均温即引起...
关键词:杂交水稻 生态适应性 高温 中灿型 结实性 产量 
1994年全国籼型杂交稻区域试验汇总结果简报
《杂交水稻》1996年第A00期13-14,共2页黄志强 邓锋 龙和平 潘熙淦 王任初 
关键词:灿型 杂交水稻 新组合 区域试验 
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在汉中的育性表现
《陕西农业科学》1991年第2期12-14,共3页吴升华 赵志杰 陈静 赵汉平 周凯 
对 W6154S 等14份籼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在汉中试验结果表明,虽具有育性转换特点和理想的可育期,但无全不育期,与在武昌的育性表现差异甚大,无直接利用价值。对 W6154S 诱导不育的主导因素和敏感时期研究结果表明,对诱导 W6154S 雄性...
关键词:水稻 灿型 光敏核不育 温度 
籼粳复交中偏籼偏粳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被引量:3
《遗传》1990年第5期7-9,共3页李子先 刘国平 
本实验对籼粳复交中偏籼偏粳不同组合类型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偏粳型染色体行为异常频率远高于偏籼型,经χ~2测验,两者的染色体异常行为在程度上呈极显著的差异。另外,与染色体行为有关联的结实率和性状优势,两者的表现也迥异:结...
关键词:灿粳复交 偏灿型 偏粳型 遗传分析 
沉积岩系和灿—沉积岩系中金矿床的成因分类
《地质科技动态》1989年第4期1-3,共3页
关键词:沉积岩系 灿型 金矿 矿床 成因 
水稻灿型品种胚乳淀粉粒性状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1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6年第2期145-149,234,共6页伍时照 黄超武 欧烈才 孔宪扬 鄢鸿鸣 林瑜钊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水稻籼型品种胚乳淀粉粒一般呈多面体,有腹白和心白部位的淀粉粒多面体的棱角不明显,个别粒近圆形。一般直径在3.3-9.3μm。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籼型品种胚乳淀粉粒形状相似,但粒小于籼稻,晚籼品种淀粉粒大于早籼。商...
关键词:籼稻 胚乳淀粉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