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彝走廊

作品数:405被引量:95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石硕杨曦帆李锦曾现江袁晓文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西藏旅游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藏彝走廊褶皱中的前世今生
《西藏旅游》2024年第4期136-145,共10页马伟智 马景春(图) 于海童(图) 李珩(图) 山风(图) 南麂土著(图) 滕洪亮(图) 
这是学者费孝通民族学概念中“藏彝走廊”的组成部分,亦是地理学层面里“大横断”地区的单元象征——滇西北-藏东南区域。这片高原之上三江并流,高山叠幛,不同民族的农人、牧民、工匠和马帮,在漫长的时光中不断流转迁徙,最终在这里交集...
关键词:藏彝走廊 和谐共生 民俗文化 三江并流 滇西北 前世今生 历史图景 地理学 
藏彝走廊
《西藏旅游》2004年第1期8-9,共2页余耀明 
"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先生1980年前后提出的一个历史--民族区域概念,主要指今川、滇、藏三省区毗邻地区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系、河流所构成的高山峡谷区域.
关键词:藏彝走廊 西藏东部 
这条走廊被引量:1
《西藏旅游》2004年第1期10-13,共4页李绍明 石硕 
藏彝走廊可以说是目前我国民族文化的原生形态保留最完好、历史积淀最丰富但同时又是疑难问题最多的地区,是完全值得我们用“神秘的文化宝库”这样的词汇去称呼“她”的。
关键词:藏彝走廊 横断山脉地区 
四幅肖像 三个故事
《西藏旅游》2004年第1期14-19,共6页大卫·妮尔 孔贝 邓小咏 
1928年明,洛克从木里翻越里塘河和水洛河之间的米特珠嘎峰,抵达了夏诺多吉峰下。“云层骤开,显现出雷光电闪的守护者的真面目,—座裁剪过的金字塔。在它两旁的山壁像是一只巨大蝙蝠所展开的双翼”。洛克自豪的宣称:“我们现在处身在一...
关键词:藏彝走廊 打箭炉 藏学家 
地方·漂亮
《西藏旅游》2004年第1期20-25,共6页
藏彝走廊,它有你能够想象的一切,有你想象之外的一切;它有这个星球上最壮丽的美景;它有文化人类学中最奇特的民俗。1928年,洛克站在稻城亚丁,三座白雪皑皑的山峰在他视线的前方,他情不自禁自言自语道:世界上还有这么美丽的地方吗?准备...
关键词:丽江古城 虎跳石 虎跳峡镇 日瓦乡 冲古寺 哈巴雪山 青藏高原 藏彝走廊 昌都地区 亚丁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 丹巴县 
向西,向南……
《西藏旅游》2004年第1期32-35,共4页焦虎三 余耀明 
藏彝走廊,从古至今,一直是多民族迁徙与文化交往活动的大舞台,尤其是西藏、四川、云南三省区毗邻区域,它既是汉藏两大文化版块的交汇地点,又是走廊区域内民族大家庭活动的中心地带。古代民族在此走廊区域内沿着一定的路线迁徙数次,某些...
关键词:茶马古道 民族迁徙 积善巷 藏彝走廊 三星堆 打箭炉 大石墓 历史记载 
群山峻岭间的沧海桑田
《西藏旅游》2004年第1期42-46,共5页李星星 
“假如我们能把这条走廊都描写出来,……”。这是费孝通先生提出“藏彝走廊”这个概念时在学术上提出的一个严重挑战。把藏彝走廊描写出来,真正的困难不在于其地理范围和自然环境,而在于它自身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变迁。李星星,四...
关键词:藏彝走廊 唐宋时期 藏缅语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