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浅予

作品数:622被引量:14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马明宸韩俊吴雪杉杨力舟杨彦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美术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平学艺:重构三位印度青年画家被遗忘的经历被引量:3
《美术研究》2023年第3期64-82,共19页陈明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与南亚的文学与文化交流研究”[批准号16JJD750002]的中期成果之一。
在讨论近现代的中印艺术交流,尤其是画家的往来时,大多关注高剑父、徐悲鸿、叶浅予、[1]徐梵澄、游云山、常秀峰、石鲁等中国画家赴印度的学习或参访,或者是少数几位来中国的印度画家的事迹,如随泰戈尔一同来华的鲍斯(Nandalal Bose,188...
关键词:青年画家 艺术交流 叶浅予 石鲁 绘画技艺 海外传播 高剑父 中国近现代 
流变有据——因展览触碰到的几位画中国人物画的人物
《美术研究》2016年第3期51-56,共6页吴洪亮 
自2007年,笔者所供职的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始做"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8年间做了40余个展览,触碰到了30余位老艺术家。同时,美术馆也是当下艺术生态中的一个平台,故而接触到不少当今活跃的艺术家。几年下来,逐步产生了两点感悟,其...
关键词:中国人物画 蒋兆和 北京画院 李可染 中国美术 中央美术学院 水墨人物画 周思聪 流民图 叶浅予 
析“三位一体”与中央美术学院第一代中国画教学集体被引量:12
《美术研究》2010年第3期62-65,共4页曹庆晖 
"三位一体"是中央美术学院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中国画教学原则和方法,这种以写生为核心、以临摹为援补、以创作为目标的写生、临摹、创作相结合的中国画教学结构,至今在各级中国画专业教育中发挥着作用。本文拟着重讨论的是这一教...
关键词:教学集体 三位一体 叶浅予 蒋兆和 李可染 郭味蕖 
叶浅予先生的遗文波折及其它
《美术研究》2006年第1期83-84,93,共3页王树村 
关键词:叶浅予 民间年画 民间艺术 60年代初 木版年画 民族艺术 
叶浅予的速写艺术被引量:1
《美术研究》1997年第4期47-49,共3页卢沉 
叶浅予的速写艺术卢沉叶老一生的艺术实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块:漫画、速写、中国画。在这三种艺术实践中,速写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依我看,速写不仅是叶老艺术实践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叶老艺术成就的坚实基石。漫画和中国画的...
关键词:舞台速写 现代中国画 艺术实践 造型基础 五六十年代 国画创作 画漫画 创造才能 《天鹅湖》 舞台形象 
沉痛悼念叶浅予先生
《美术研究》1995年第3期21-22,共2页
沉痛悼念叶浅予先生我国当代中国画大师、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漫画先驱者叶浅予先生,因患脑梗塞抢救无效,于1995年5月8日下午5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重大损失。叶浅予先生生前任中央美...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 沉痛悼念 中央美术学院 教学改革 中国人物画 美术教育 系主任 国画创作 中国美术 “四人帮” 
叶浅予先生的教学和传统观
《美术研究》1992年第1期17-18,共2页蒋采苹 
叶浅予先生已届85岁高龄,但仍充满艺术生命的活力,关心中国画的前途,关心中国画的教学,他的创作和教学原则至今仍是新鲜的和有生命力的。我于195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国画系第一届学生之一,曾得到叶浅予先生亲自的教诲。叶先生当时...
关键词:艺术生命 系主任 中国画家 传统观 荷花 教学原则 教学工作 教学大纲 中央美术学院 重复性 
谈叶浅予的中国画被引量:2
《美术研究》1982年第4期11-13,42,共4页刘曦林 
叶浅予1907年生于浙江桐庐,在山明水秀的富春江边度过了童年。他1925年始赴上海谋生,直到抗日战争期间,主要从事漫画创作,是一位高产的漫画家,最有名的作品是长篇漫画《王先生》和《小陈留京外史》。在旧中国,他凭直观表现生活里的种种...
关键词:中国画 漫画 旧中国 浙江桐庐 认识程度 小市民 作品 富春江 漫画家 外史 
叶浅予的舞蹈人物画
《美术研究》1982年第4期7-10,共4页艾中信 
叶浅予同志在美术上有广泛而大胆的创造才能。1980年完成的《富春山居新图》是他为数不多的山水画创作中的一次开掘。他用中国画传统“以体观面”、“以时观空”的手法,画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画阴、晴、雨、雪变幻风情,画农、林、...
关键词:人物画 舞蹈 中国画 山水画创作 富春山居 构思立意 文化艺术 生活气息 创造才能 造型美术 
从叶浅予艺术实践中受到的启发被引量:1
《美术研究》1981年第2期18-23,41,共7页姚治华 
“人生七十龄不稀,力所能及志难移,山水人物写胸怀,浓墨重彩辟径蹊。”这是画家叶浅予所写《七十述怀》中的诗句,也可以说是他对自己的艺术实践的概括写照。我曾有机会在叶浅予老师所主持的画室亲聆教诲,从他的艺术实践中得到了深射的...
关键词:六十年代 富春江 艺术实践 生活中 速写 舞台 铅笔 中国画 分析对象 中国社会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