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形态

作品数:189被引量:1070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报作廖月葵曾静朱意麟郭敏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塔里木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福建稻麦科技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03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福建稻麦科技》2010年第2期41-42,共2页戴蓉花 
Ⅱ优039是泉州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自育的优质恢复系泉恢039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经福建省区试及多点试种,表现产量高,株叶形态理想,熟期转色好,适应性广;中感(MS)稻瘟病;米质较优。于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
关键词:杂交稻新组合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特征 三系杂交水稻 Ⅱ-32A 株叶形态 
优质杂交稻绿香313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要点
《福建稻麦科技》2009年第4期44-45,共2页张荣枝 
绿香313是福建农乐种业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引进的优质稻新组合,来源于绿香1378A×沪恢7313,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尤溪县种子管理站引进示范种植,表现为株叶形态好,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5d,...
关键词:种植表现 优质杂交稻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栽培要点 抗稻瘟病 种子管理站 示范种植 株叶形态 
杂交中晚籼Ⅱ优039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2
《福建稻麦科技》2009年第3期16-17,共2页陈惠清 谢旺有 陈秉发 黄荣裕 谢少和 王天生 
Ⅱ优039是泉州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该所选育的优质恢复系泉恢039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2007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表现产量高,株叶形态理想,熟期转色好,适应性广;其生育期比对照汕优63迟熟3.2d;中感(MS)...
关键词:三系杂交水稻 栽培技术要点 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特征 晚籼 Ⅱ-32A 株叶形态 
优质杂交稻新组合昌优964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被引量:1
《福建稻麦科技》2005年第4期44-45,共2页林文亭 
关键词:优质杂交稻 新组合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栽培技术 福建省农科院 特性 特征 福州地区 株叶形态 
杂交稻新组合谷优52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2005年第2期25-26,共2页黄欢明 邱木生 赵小莲 
关键词: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新组合 杂交稻 2004年 三系杂交水稻 蜀恢527 农业科学院 2003年 株叶形态 推广前景 技术总结 福建省 不育系 研究所 清流县 烟后稻 丰产性 育成 配组 稻麦 试种 中稻 抽穗 
杂交稻新组合T优8086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2005年第2期30-31,共2页邓子宜 朱英玲 官华忠 潘润森 
关键词:新组合 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4年7月 福建农林大学 推广应用前景 柱头外露率 珍汕97A 水稻不育系 2000年 杂交稻组合 作物科学 株叶形态 技术鉴定 明恢86 强恢复系 质优 生育期 配合力 
昌优964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2005年第2期34-35,共2页张铭顺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三系杂交水稻 三系不育系 农业科学院 2005年 2002年 2004年 2003年 福建省 试验工作 高产稳产 株叶形态 新组合 野败型 研究所 邵武市 生育期 适应性 试种 晚籼 配组 稻麦 
水稻超高产品种的植株性状被引量:2
《福建稻麦科技》2002年第4期19-22,共4页杨惠杰 杨仁崔 姜照伟 郑景生 李义珍 
研究了16个水稻超高产品种的分蘖力、穗部结构与株叶形态,明确:品种间的分蘖力虽有一定差异,但多 为中等~中强,没有分蘖力强或弱的品种;供试品种都是大穗型品种,平均穗粒数部在160粒以上;冠层叶片较长 而直立,阳光仍可透入群体深层,确...
关键词:水稻 超高产 分蘖力 穗部结构 株叶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