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形态

作品数:189被引量:1070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报作廖月葵曾静朱意麟郭敏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塔里木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福建农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冈优22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福建农业》1997年第3期10-10,共1页宋勇 
冈优22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和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冈46A作母本,CDR22作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高产、优质中籼杂交稻新组合。1993年引进我区试验、示范,1995年参加宁德地区区试,表现适应性广、产量高、米质好等优点。 一、特征特性 冈优2...
关键词:冈优22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宁德地区 冈46A 株叶形态 迟熟 抗稻瘟病 四川农业大学 汕优63 
早、中晚兼用的优质新品种——台稻泰安133
《福建农业》1996年第4期5-5,共1页陈凤梅 
台湾稻泰安133是我市1994年春引进的。经过了两年五季近600多亩的试验、示范种植,表现株叶形态佳,丰产性状好,米质优,深受广大农民的喜欢。 1.农艺性状好:该品种株高105—110厘米,叶片直立呈覆瓦状,茎秆粗壮、坚韧,耐肥抗倒,后期功能叶...
关键词:优质新品种 农艺性状 泰安 经济系数 株叶形态 丰产性状 兼用 示范种植 全生育期 增产效果 
晚稻新组合——汕优三九七
《福建农业》1996年第1期4-4,共1页
汕优397是南平市农科所配组,恢复系为该所选育,亲本为“桂33/明恢63”。 该组合1992—1993年参加全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15.4公斤和428.8公斤,比汕优佳32增产1.89%和4.49%,两年均达显著以上水平;比汕优63增产0.64%
关键词:新组合 汕优397 晚稻 汕优63 恢复系 明恢63 单晚种植 省区试 株叶形态 平均亩产 
汕优七○中晚稻栽培技术
《福建农业》1995年第9期5-5,共1页刘茂盛 
汕优70是三明农科所用珍汕97A与明恢70配组而成的感光型杂优组合。在我县种植后,表现出植株茎秆粗壮、株叶形态好,多穗大穗,后期转色好,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米质优良,倍受农户的欢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汕优70一般亩有效穗19—20万德,每...
关键词:栽培技术要点 中晚稻 幼穗分化 杂优组合 株叶形态 结实率 秧龄弹性 稻纵卷叶螟 明恢70 丰产性 
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滇瑞456
《福建农业》1995年第1期7-7,共1页王建华 
1993年建宁县引进滇瑞456水稻品种作连晚种植,亩产412公斤,与一般常规品种相比,亩增收180公斤左右。该品种茎秆粗壮,成熟期绿叶数多,株叶形态好,每穗总粒数103.3粒,结实率80%以上,干粒重30.1克左右,全生育期140天左右。抗纹枯病、稻瘟...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 高产优质 连晚种植 闽西北地区 6水稻 株叶形态 插植规格 建宁县 种茎 抗纹枯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