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锈病

作品数:655被引量:1307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大群杨文香李在峰李星闫红飞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种唐松草鉴定为小麦叶锈菌的转主寄主被引量:1
《植物病理学报》2021年第1期70-84,共15页赵杰 杜志敏 刘尧 梁晓飞 陈俐 康振生 
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2018YFD0200500);The Key Pro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ibetan Autonomous Region,China(XZ201702NB15);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1071641);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2452019046)。
引起小麦叶锈病的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是转主寄生菌,其转主寄主主要为唐松草属(Thalictrum)种类,也包括扁果草属(Isopyrum),牛舌草属(Anchusa),铁线莲属(Clematis)和蓝蓟属(Echium)的个别种类。然而,迄今,中国仅有亚欧唐松...
关键词:小麦 叶锈病 小麦叶锈菌 唐松草 转主寄主 有性生殖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被引量:12
《农药》2020年第2期140-142,共3页范志业 曹永周 沈海龙 陈莉 侯艳红 徐飞 陈琦 刘迪 李雷雷 李世民 孙炳剑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Z2015-01-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淮区小麦抗逆增产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2015BAD26B01)。
[目的]筛选出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有效的防治药剂。[方法]在小麦扬花初期进行田间喷雾处理,测定不同杀菌剂及组合物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7%吡唑·氟环唑SE、75%肟菌·戊唑醇WG、430 g/L戊唑醇SC+50%多菌灵WP和430 ...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 小麦赤霉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8
《植物保护》2016年第2期225-228,共4页夏得壮 刘太国 刘博 高利 李宁静 朱映峰 刘立新 陈万权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19BA04);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2013911092)
小麦叶锈病是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其发生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筛选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对5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烯唑醇微乳剂1 000-2 000倍液、430g/L戊唑醇悬浮剂3 000-5 000倍液、10...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 小麦叶锈菌 杀菌剂 防效 增产 
2011-2012年度中国六省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分析被引量:8
《植物病理学报》2015年第2期175-180,共6页葛润静 刘太国 高利 刘博 陈万权 
国家973课题(2011CB100403;2010CB951503;2013CB1277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9B04);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3);转基因重大专项(2013ZX08002001;2014ZX0801101B);基本科研业务费(1610142014012)
为明确2011-2012年度云南、四川、青海、陕西、甘肃和河南小麦叶锈菌的毒性特点,用31个近等基因系或已知抗病基因品种为鉴别寄主,对从六省采集的180份小麦叶锈菌标样进行了苗期毒性分析,共鉴定出62个致病类型,主要包括SHJ(10%)、THT(8....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 毒性频率 致病类型 小种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早期诊断被引量:8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年第10期2661-2665,共5页李小龙 马占鸿 赵龙莲 李军会 王海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4)资助
为实现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早期诊断,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定性偏最小二乘法(DPLS)建立了一种鉴别这两种病害的方法。试验将150片小麦叶片(健康叶片、条锈病潜育叶片、条锈病发病叶片、叶锈病潜育叶片、叶锈病发病叶片各30片)分为5类...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小麦条锈病 小麦叶锈病 早期诊断 
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19的差异表达分析被引量:5
《植物病理学报》2011年第4期445-448,共4页陈玉婷 陈云芳 李淑凤 高士刚 闫红飞 杨文香 刘大群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06000438);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2006BAD08A05)
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叶锈病的主要措施。研究不同抗叶锈病基因与小麦叶锈菌互作后基因表达的特异性,对于探明小麦抗叶锈病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同时...
关键词:抗叶锈病基因 小麦叶锈菌 差异表达分析 近等基因系 cDNA-AFLP 小麦叶锈病 差异表达基因 抗病品种 
10个小麦新品种(系)抗小麦叶锈性评价被引量:13
《中国农业科学》2011年第14期2900-2908,共9页师丽红 张娜 胡亚亚 杨文香 刘大群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3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8A05)
【目的】明确小麦新品种(系)河农5290、河农58-3、河农825、河农826、河农827、河农6049、河农6251、河农6425、河农7106和河农9206的抗叶锈性,确定其应用潜力,为合理推广使用这些品种(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6个具有鉴别能力的小...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 基因推导 抗病性鉴定 分子辅助选择 
BION诱导小麦幼苗抗叶锈病防御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西南农业学报》2011年第1期113-116,共4页陈荣丽 陈万权 陈广艳 黄云 刘太国 蔡治荣 张胜恒 易红华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2A16,2006BAD08A05);中央财政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专项课题(SKL2007SR03)
以感病材料Thatcher和抗叶锈菌近等基因系TcLr28为材料,麦苗长至一叶一心期时,用浓度为200 mg/L的BION(有效成分为苯并噻二唑,BTH)喷雾处理并在4d后接种叶锈菌,测定不同时期SOD、POD、PPO、PAL、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变化的分析表...
关键词:BION 小麦叶锈病 诱导抗病性 生化指标 
17个粗山羊草品种(系)抗叶锈基因的鉴定被引量:4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34-39,共6页陈玉婷 魏学军 高峰 胡亚亚 张娜 王晓辉 杨文香 刘大群 
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2006BAD08A05)
为鉴定17个粗山羊草品种(系)中可能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用10株具有不同毒力的小麦叶锈菌混合菌对17个粗山羊草品种进行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筛选出7个在田间对叶锈菌有抗性的材料。用抗叶锈基因Lr1、Lr9、Lr19、Lr21、Lr24、Lr28、Lr29和...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 粗山羊草 抗叶锈病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鉴定 
27个二倍体和10个四倍体小麦近缘种抗叶锈性鉴定被引量:4
《作物学报》2010年第8期1393-1400,共8页袁军海 陈万权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090303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16;2006BAD08A05)资助
利用我国小麦叶锈菌5个优势致病类型的混合菌种,在田间对27个二倍体和10个四倍体小麦近缘种成株期抗病性进行了接种鉴定,发现3个粗山羊草、1个野生二粒小麦和3个硬粒小麦表现免疫,1个一粒小麦、9个粗山羊草和1个硬粒小麦表现抗病,说明...
关键词:小麦 二倍体 四倍体 抗叶锈病基因 基因推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