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锈菌

作品数:193被引量:48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大群王冬梅杨文香侯春燕孟庆芳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种唐松草鉴定为小麦叶锈菌的转主寄主被引量:1
《植物病理学报》2021年第1期70-84,共15页赵杰 杜志敏 刘尧 梁晓飞 陈俐 康振生 
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2018YFD0200500);The Key Pro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ibetan Autonomous Region,China(XZ201702NB15);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1071641);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2452019046)。
引起小麦叶锈病的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是转主寄生菌,其转主寄主主要为唐松草属(Thalictrum)种类,也包括扁果草属(Isopyrum),牛舌草属(Anchusa),铁线莲属(Clematis)和蓝蓟属(Echium)的个别种类。然而,迄今,中国仅有亚欧唐松...
关键词:小麦 叶锈病 小麦叶锈菌 唐松草 转主寄主 有性生殖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8
《植物保护》2016年第2期225-228,共4页夏得壮 刘太国 刘博 高利 李宁静 朱映峰 刘立新 陈万权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19BA04);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2013911092)
小麦叶锈病是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其发生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筛选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对5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烯唑醇微乳剂1 000-2 000倍液、430g/L戊唑醇悬浮剂3 000-5 000倍液、10...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 小麦叶锈菌 杀菌剂 防效 增产 
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19的差异表达分析被引量:5
《植物病理学报》2011年第4期445-448,共4页陈玉婷 陈云芳 李淑凤 高士刚 闫红飞 杨文香 刘大群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06000438);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2006BAD08A05)
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叶锈病的主要措施。研究不同抗叶锈病基因与小麦叶锈菌互作后基因表达的特异性,对于探明小麦抗叶锈病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同时...
关键词:抗叶锈病基因 小麦叶锈菌 差异表达分析 近等基因系 cDNA-AFLP 小麦叶锈病 差异表达基因 抗病品种 
小麦条锈菌和叶锈菌的复合PCR检测被引量:2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74-77,90,共5页孟颢光 曹丽华 宗宪昭 徐世昌 陈万权 
国家"863"计划课题(2006AA10Z429);中国博士后基金(2006040053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8A14);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082102170024;092300410092)
利用真菌β-微管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和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的SCAR标记引物,对锈菌孢子与感病小麦叶片总DNA进行复合PCR检测,扩增获得了小麦条锈菌171bp和叶锈菌226 bp的特异性...
关键词:PCR检测 小麦条锈菌 小麦叶锈菌 小麦叶片 微管蛋白基因 保守序列 检测试剂盒 分子诊断 特异性 复合 
小麦叶锈菌与近等基因系TcLr41互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植物保护学报》2009年第4期301-304,共4页李星 李在峰 王海燕 刘大群 杨文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505);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8000281);河北农业大学博士(博士后)回国人员科研资助基金(2007-2009);国家支撑计划(2006BAD08A05)
为探讨小麦抗叶锈病机制,以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41和感病对照Thatcher为材料,利用荧光显微技术研究小麦叶锈菌与寄主互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在接菌24h内亲和与非亲和反应过程之间差异不大,但在接种后36h仅在非亲和反应...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 组织病理学 TcLr41 
叶锈菌胁迫下的小麦基因组MSAP分析被引量:21
《遗传》2009年第3期297-304,共8页付胜杰 王晖 冯丽娜 孙一 杨文香 刘大群 
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编号:2005CCA01600);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6BAD08A05)资助
内源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胁迫为植物提供一种内在的表观遗传进化动力。研究生物胁迫下DNA甲基化的变异模式,有助于全面理解DNA甲基化的表观调控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DNA甲基化 小麦叶锈菌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 抗病性 
粗山羊草苗期抗叶锈性鉴定及抗叶锈基因推导被引量:5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75-80,共6页冯丽娜 刘常红 杨文香 刘大群 贾继增 
国家973专项(2005CCA01600);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2006BAD08A05)
普通小麦D基因组的供体材料粗山羊草含有丰富的抗叶锈病基因资源,而且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在抗病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了解粗山羊草的抗叶锈性以及准确了解其中所含抗叶锈基因。选取25株小麦叶锈菌株对6个粗山羊草品系...
关键词:粗山羊草 叶锈菌 抗性鉴定 抗叶锈病基因 
国际上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及其小种命名方法被引量:2
《植物保护》2008年第4期138-142,共5页金薇 刘太国 何月秋 陈万权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2A16)
由于地理生态条件、叶锈菌群体结构、研究历史和研究方法等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相应的小麦叶锈菌鉴别寄主和小种命名方法。美洲、中国、欧洲、埃及、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均采用以Thatcher为遗传背景的分别含有Lr1、Lr2 a、Lr2 c、Lr3...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 鉴别寄主 生理小种 毒性 
小麦与叶锈菌互作前后基因组甲基化模式分析被引量:3
《华北农学报》2008年第4期28-31,共4页付胜杰 王晖 冯丽娜 李星 王坤 杨文香 刘大群 
国家“973”专项(2005CCA01600);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2006BAD08A05)
首次使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两种小麦材料近等基因系TcLr19及其感病亲本Thatcher的甲基化水平,同时比较了苗期接种叶锈菌生理品种THTT前后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模式。60对选扩引物对接种前后的小麦DNA进行全基因组筛选...
关键词:DNA甲基化 小麦叶锈菌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抗病性 
小麦叶锈菌的特异性分子诊断检测技术被引量:10
《植物保护学报》2007年第6期561-566,共6页曹丽华 徐世昌 陈万权 刘太国 蔺瑞明 
中国博士后基金(20060400539);国家"973"计划课题(2006CB100203;2002CB111406);国家"863"计划课题(2006AA10Z429;2006AA10Z1C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2A16;2006BAD08A05)
小麦叶锈病由Puccinia triticina引起,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本研究旨在建立小麦叶锈菌快速、准确的PCR诊断检测技术体系,用于病害精准测报和综合防控。以真菌β-微管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为引物,进行小麦锈菌gDNA的PCR比较分析,...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 SCAR标记 PCR检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