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证

作品数:69被引量:7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国斌李楠高飞张义明赵芸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柴胡汤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探析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42-44,共3页王喜波 章芳萍 钱涛 项杰 夏永法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1ZB282)。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药物组成精简,配伍严谨,理法有度,传承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临床上,肋骨骨折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典型的小柴胡证症状,该文从小柴胡汤方解、小柴胡汤治疗肋骨骨折的理论依据等方面探析小...
关键词:肋骨骨折 小柴胡汤 小柴胡证 理论探讨 
半表半里及少阳病探析
《亚太传统医药》2025年第1期176-179,共4页刘振航 陈扬波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
《伤寒论》未提出“半表半里”的概念,此概念系后世注家注解时提出。半表半里不是人体中的一个层次,亦非某具体部位、某些脏腑。少阳病、厥阴病应为“半病”,表现为半表里、半寒热、半虚实,治疗上应用“和法”,即表里双解、寒热并用、...
关键词:半表半里 半在里半在外 柴胡证 少阳病 
小柴胡汤合方中使用竹叶柴胡临床应用举隅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10期2089-2090,共2页李夏云 田春同 邹昱蕾 杨红 张韶湘 
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2101AZ070001-092)。
小柴胡汤是张仲景创立的经典名方,为治疗少阳证的代表方剂,但并非专治少阳[1],正如《伤寒论》所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合方是两首或两首以上固有的方剂相合而成的方剂,其辨证突出了抓主症为先的辨证原则,体...
关键词:代表方剂 竹叶柴胡 柴胡证 张仲景 伤寒中风 方证对应 小柴胡汤 《伤寒论》 
杨少锋教授基于六经辨证运用柴胡类经方治疗骨伤科疾病经验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4年第8期85-88,共4页徐诗嘉 段嘉豪 王敬业 蒋浩波 李兆勇 杨少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7440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JJ60345,2023JJ40504);湖南省中医管理局委托课题(D202304);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B2023029);湖南省卫健委科研计划项目(202204074858);长沙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q2208203)。
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与疾患的一门学科。在骨伤科疾病的诊治中,中医药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杨少锋教授提出将六经辨证运用于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以表、里、半表半里定病位,以阴阳寒热属性定病性,以虚...
关键词:六经辨证 柴胡证 骨伤科疾病 
“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新解被引量: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12期1972-1974,共3页邓琼 张雪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科研基本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ZZ150515)。
对于《伤寒论》“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后世医家的见解莫衷一是,见仁见智。本文介绍张雪亮教授对《伤寒论》第101条的独到见解。通过梳理原文,前后对比、论证,此句并非辨柴胡证的要点,其核心为抓主证。“伤寒中风,有柴胡证”,是指...
关键词:柴胡证 小柴胡汤 一证 《伤寒论》 辨证论治 
从“舌边白涎”浅论柴胡证被引量:1
《浙江中医杂志》2023年第4期269-270,共2页鲁颖晔 
“舌边白涎”是指唾液聚集在舌两侧边缘内的白色唾沫线,传统中医舌诊注重舌质与舌苔的辨证,对舌面唾液聚集分布很少记载。文章结合历代医家文献及病案,探析舌边白涎的致病机理及临床诊治,为“舌边白涎”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新的辨证思路。
关键词:舌边白涎 舌上白胎 柴胡证 舌诊 
《伤寒论》第96条“往来寒热”刍议被引量:1
《四川中医》2023年第2期42-46,共5页赵阳 陈涵彬 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度重点攻关项目(No:2020-JYB-ZDGG-002)
《伤寒论选读》教材认为第96条之“往来寒热”属于少阳病症,表现为发热恶寒交替。通过进一步研读《伤寒论》原文,笔者认为第96条所论为柴胡证。在《伤寒论》中,柴胡证不同于少阳证,而是太阳病的变证,主要症状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基...
关键词:伤寒论 第96条 往来寒热 柴胡证 少阳证 
《伤寒论》“柴胡证”非少阳病之我见被引量:2
《环球中医药》2022年第10期1907-1910,共4页赵阳 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度重点攻关项目(2020-JYB-ZDGG-002)。
《伤寒论》中“柴胡证”指代小柴胡汤证,当下柴胡证多被视作少阳病方证,是明清医家在金元药物归经理论的指导下,接受“错简重订论”,对柴胡证重新解读的结果。本文认为,柴胡证是太阳病的重要证型,《伤寒论》将小柴胡汤列于太阳病篇集中...
关键词:伤寒论 柴胡证 太阳病 少阳病 经典理论 
读“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的思考被引量:2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年第11期41-44,共4页孙远 宋耀鸿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WSN-067)。
小柴胡汤源自《伤寒论》,是临床和解剂中的经典方,也是历代医家临床上喜欢用的经验方,主治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
关键词:柴胡证 小柴胡汤 一证 不必悉具 伤寒论 张仲景 辨证施治 临床应用 
梁如镜治疗小儿发热验案四则被引量:3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年第5期677-678,共2页张绮湘 
广东省肇庆市名老中医梁如镜主任中医师从医50余载,善用经方,余随师学习,收获良多。对于小儿发热梁师分别以阳郁发热用四逆散,阳虚发热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三阳合病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太阳少阳合病用柴胡桂枝汤等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太阳少阳合病 柴胡桂枝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小儿发热 三阳合病 四逆散 阳虚发热 升降散 柴胡证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