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松

作品数:40被引量:19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解庆刘志红李周岐宋西德宋维秀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信息化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黄土高原柴松群落空间结构被引量:9
《生态学杂志》2010年第12期2379-2383,共5页郝江勃 王孝安 郭华 王世雄 范炜熠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2002CB111505)
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黄土高原柴松(Pinus tabulaeformisf.shekannesis)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该林分的树种组成为柴松: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其他树种=7∶2∶1,林分密度为3064...
关键词:黄土高原 柴松 空间结构 角尺度 混交度 大小比 
黄土高原柴松群落优势乔木树种的竞争关系被引量:19
《生态学杂志》2010年第11期2162-2167,共6页孙嘉男 王孝安 郭华 王世雄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与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2CB111505)
采用Voronoi图确定竞争单元的方法,从树木胸径和冠幅角度对黄土高原柴松(Pinus tabulaefirmisf.shekanensis)群落的优势乔木树种——柴松和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柴松种...
关键词:黄土高原 柴松 辽东栎 VORONOI图 竞争 
子午岭林区辽东栎、油松、柴松群落特征及其枯枝落叶层水文效应研究被引量:11
《水土保持通报》2010年第4期46-50,共5页胡秀娟 程积民 万惠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发展计划项目"生物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区域响应"(2007CB106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0631);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06BAD09B08)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子午岭林区辽东栎、油松、柴松3种群落的特征及其枯枝落叶层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1)子午岭辽东栎林除局部林是与其它林木混交外,一般都是纯林;油松林和柴松林常形成以该种群为主的...
关键词:子午岭林区 群落特征 枯枝落叶层 水文效应 
黄土高原柴松(Pinus tabulaeformis f.shekannesis)群落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被引量:1
《生态学杂志》2010年第5期840-846,共7页魏丽萍 王孝安 郭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2CB111505)
物种多样性格局与所选择的尺度密切相关,用加性分配法分析柴松(Pinus tabulaeformis f.shekannesis)群落乔木、灌木和草本层在样方、坡位和坡面3种尺度的物种多样性分配关系,结果表明:1)以物种丰富度为指标时,坡面尺度对区域多样性贡献...
关键词:柴松群落 物种多样性 尺度 加性分配 
黄土高原天然柴松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特征被引量:10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年第2期41-45,58,共6页杨晓梅 程积民 孟蕾 
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半干旱黄土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及适度利用研究"(KZCX2-YW-44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示范"(2007CB106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干旱缺水地区土地覆盖变化对区域耗水变化"(40730631)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天然柴松林生态系统空间尺度上碳储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植被层乔-灌-草不同器官含碳率范围为0.413 7~0.517 4 g/g,枯落层为0.187 2~0.500 3 g/g,不同器官及层次...
关键词:柴松 森林生态系统 有机碳 碳储量 黄土高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