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及构成因素

作品数:155被引量:910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祥明郭熙盛刘许辉段维兴叶北朝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种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播期与密度对鲜食大豆闽豆10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种业》2022年第4期101-104,共4页林碧英 张玉梅 陈象新 蓝新隆 胡润芳 林国强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20R10310011,2019R1031-12,2020N0050);福建省财政专项(CXTD2021011-2,FJVRC2020-02)。
为了提高闽豆10号的增产潜力,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10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闽豆10号春播以4月15日播期和21.0万株/hm;处理组合的鲜荚产量最高,为12049.75kg/hm;。闽豆10号在...
关键词:鲜食大豆 播期 密度 闽豆10号 鲜荚产量 
不同密度对玉米新品种大华1146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3
《中国种业》2017年第4期60-61,共2页王朋 孙杰 张志高 
通过设置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共计9个密度处理,研究了密度对大华1146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其适宜种植密度范围较广,最适宜密度为6.75万株/hm^2,该品种集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于一身,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华1146 密度 产量 
密度对半矮秆大豆合农60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种业》2014年第2期51-52,共2页韩德贤 盖志佳 刘婧琦 赵桂范 王庆胜 郑海燕 张敬涛 
中国创新驿站佳木斯基层站点服务能力建设项目(2013GH560196);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实验站
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合农60大豆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大豆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密度(T3)处理产量最大,低密度(T1)、中密度(T2)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T3处理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T1、T2、T3处理荚粒数...
关键词:半矮秆大豆 密度 产量 经济效益 
郑单958种子生产田密度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关系被引量:3
《中国种业》2011年第10期67-68,共2页张立荣 郝凯 周积兵 赵开雄 
国家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项目
本试验旨在研究郑单958种子生产田在中等地力下密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品种的种子生产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且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千粒重、穗行数、穗粒数呈下降趋势。密度对郑单958种子生...
关键词:种子生产 密度 产量 
脱病毒对芋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种业》2002年第4期22-22,共1页柏新富 蒋小满 赵建萍 毕可华 
关键词: 花叶病毒 脱毒技术 茎尖培养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