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递物质

作品数:16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薛挥焦婕英张华杰吴性江冯洪强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医药》《陕西医学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实用临床医学(江西)》更多>>
相关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0
《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第3期726-727,共2页王振常 黄晶晶 夏兰 黄瑞华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No.2010GXNSFA013211);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课题(No.重200935);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重点课题(No.200911MS119)
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血管活性物质(ET-1、NO、GLU)的变化。...
关键词:门脉高压 柔肝化纤颗粒 血流动力学 液递物质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对机体液递物质的影响及疗效被引量:5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第1期62-65,共4页薛挥 焦婕英 吕良山 厉英超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对机体液递物质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40例,分为TIPS组和内科组,每组20例。另选健康成人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放免法及生化分析法测定各组...
关键词:TIPS 液递物质 门脉高压症 肝硬化 NO IL-6 MDA 
液递物质与门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443-445,共3页冯春红 张孟瑜 夏先明 
门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以肝炎后肝硬变最为常见。目前认为调节循环血管阻力和血流量的液递物质,在门脉高压的形成中意义重大。现将部分液递物质在门脉高压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 液递物质 发病机制 肝炎后肝硬变 世界范围 血管阻力 
TIPS术后机体血流动力学及液递物质变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陕西医学杂志》2007年第2期219-221,共3页焦婕英 薛挥 
关键词:TIPS 血流动力学 门脉高压症 门体 血管紧张素 门静脉高压 肾素活性 肝内分流 心功能不全 肝硬化患者血 
液递物质与门脉高压症被引量:1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2年第5期132-134,共3页吴达军 曾皓 刘俊 
关键词:门脉高压 肝硬化 内毒素 白介素6 白介素8 
液递物质与门静脉高压症被引量:9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年第11期1280-1281,共2页张莉娟 王小众 
门静脉高压症是临床常见综合病症,其病因以肝硬变最为主要和常见.目前认为调节循环血管阻力和血流量的液递物质,在门静脉高压的形成中意义重大.现就部分液递物质在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综述如下.1内皮素(ET)
关键词:门静脉高血压 依前列醇 胰高糖素 CGRP 
TIPSS对门脉高压患者血浆液递物质及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青岛医药卫生》1999年第5期323-325,共3页崔京远 马红 张华杰 林惠忠 李鈜 吴性江 
目的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方法 运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 术后一周,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血流速度分别加快达128%、65%及73%、血流量显著增加(P<0.01)肝外门体分流量由术前的1093...
关键词:门脉高压 门腔分流术 液递物质 
一氧化氮在门脉高压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山东医药》1999年第4期39-40,共2页卢俊 吴泰璜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液递物质在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新型递质,具有很强生物学活性,其与门静脉高压症的关系近年受到重视。NO是一种特殊的小分子物质,在生物体内由左旋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 一氯化氮 液递物质 
门静脉高压症液递物质及递质受体变化
《解放军医药杂志》1998年第4期289-293,共5页冯洪强 
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理迄今尚不完全清楚,门静脉血回流受阻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门静脉是位于胃肠道和肝脏的两端毛细血管之间的无静脉瓣膜的特殊静脉管道,可根据流体力学的Ohm定律P=Q×R测算门静脉压力。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 液递物质 门静脉压力 胰高血糖素 质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 前列环素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一氧化氮 组织胺 
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测定
《解放军医药杂志》1998年第1期19-21,共3页冯洪强 冷希圣 殷军 朱继业 丁富臣 杜如昱 
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黄萃庭等提出的液递物质学说已被国内 外学者所接受。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理效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可能在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然...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 血管活性肠肽 门静脉压力 周围静脉 门静脉血 肝硬 液递物质 发病机制 生理效应 血流动力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