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

作品数:156996被引量:16460H指数:4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刚刘瑶张磊龙利硕石雨浩更多>>
相关机构:市人大常委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海南人大》编辑部新华通讯社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货币政策之改革被引量:4
《法学》2018年第1期104-113,共10页段鸿斌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2013年度一般项目"我国经济政策的宪法规制研究"(编号:13SFB2010)的阶段性成果
实践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货币政策的监督总体上比较弱化,其制度因素主要是货币政策权力的配置结构导向间接监督,监督机制的必要立法规范阙如。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国会运用新的政策机制对本国货币政策加强监督,以加速经济复苏。...
关键词:货币政策 全国人大常委会 过程监督 特殊时期监督 
论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制度中的审查范围和标准问题被引量:17
《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98-105,共8页庞凌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组织法治化研究"(12SFB2008);江苏高校"2011计划"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果;"区域法治发展类型比较研究"课题专项经费资助
2015年修改后的《立法法》第72条赋予了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并规定省级人大常委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予以批准。但在地方立法实践中,对于批准...
关键词:设区的市 地方性法规 批准制度 合法性审查 不抵触 
论构建市级人大立法主导体制的途径
《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95-100,共6页柳飒 
司法部国家法制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12SFB2013)
我国《立法法》修改后,市级立法主体由49个扩大到288个,这288个拥有立法权的市都面临着构建市级人大立法主导体制的任务。对此,应在立法统筹、立法起草、立法论证和立法评估四个阶段中充分发挥市人大常委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的主导作用,根...
关键词:市级人大常委会 立法主导制 立法统筹 立法起草 立法论证 立法评估 
论答复法律询问的效力——兼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机构属性被引量:28
《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4期87-94,共8页褚宸舸 
司法部2012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SFB4006);教育部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研究"(项目批准号:13JZD001)的阶段性成果
答复法律询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立法后职能之一,其依据是《立法法》第55条。答复理论与实践中始终存在法律性质与效力的争论,有效说、无效说和应用解释说三种观点交织,制度的未来走向不甚明朗。答复的法律性质与效力受法工委辅...
关键词:答复法律询问 效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机构属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