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水

作品数:1389被引量:3696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树众李艳辉郭烈锦徐东海郭洋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核动力工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型含铝奥氏体不锈钢在超临界水环境下的腐蚀行为被引量:1
《核动力工程》2023年第5期244-250,共7页孙达云 高阳 张乐福 韩忠立 郭相龙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16200)。
为了丰富含铝奥氏体不锈钢(AFAs)在超临界水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数据,支持超临界水冷堆(SCWR)包壳材料评估工作,本研究对自主设计的AFAs进行600℃/25 MPa的超临界水腐蚀实验,结合微观分析表征手段分析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A...
关键词:含铝奥氏体不锈钢 超临界水 腐蚀 310S钢 
带定位格架的类三角形堆芯通道超临界水传热试验研究
《核动力工程》2021年第5期90-95,共6页王为术 黄志豪 徐维晖 马自强 朱晓静 毕勤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6024,51976204);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16IRTSTHN017)。
针对带定位格架的超临界水冷堆堆芯垂直上升类三角形子通道,开展超临界水的流动传热试验研究。反应堆堆芯类三角形子通道棒束直径为8 mm、栅距比为1.4,试验参数范围为:热流密度q=200~600 kW/m2、压力P=23~28 MPa、质量流速G=700~1300 kg...
关键词:超临界水 三角形子通道 传热特性 试验研究 
三角布置棒束内超临界水传热实验研究被引量:1
《核动力工程》2021年第4期33-38,共6页崔大伟 陈硕 顾汉洋 林继铭 
在超临界水多功能实验装置上开展了三角布置棒束内超临界水流动传热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观测到了通道内棒束周向温度分布不均匀现象和定位格架导致的传热强化现象,获得不同热流密度、质量流量及压力范围内的传热实验数据,拟合得到预测偏...
关键词:超临界水 流动传热 三角棒束 关系式 
基于机器学习的超临界水传热恶化判定研究被引量:3
《核动力工程》2021年第4期91-95,共5页马栋梁 周涛 黄彦平 
“河北省科技型企业发展评价监测平台”专项课题(KJQY202003);东南大学学科振兴计划和教师启动基金(1103007005-202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172032)。
为了进一步提高超临界水堆的安全稳定性,避免超临界水传热恶化的发生,在已有的超临界水传热实验数据基础之上,利用几种主要的机器学习算法,对超临界水的实验参数状态点是否发生了传热恶化进行分类判断和预测精度分析。研究表明:随机森...
关键词:超临界水 传热恶化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K近邻 
超临界流体密度波不稳定性的理论分析被引量:1
《核动力工程》2021年第S01期109-112,共4页臧金光 李永亮 曾小康 闫晓 黄彦平 
超临界水的流动不稳定性是超临界水冷堆热工水力设计的重要准则之一。本文基于亚临界并联通道密度波不稳定性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结合超临界流体二级相变的定义方式,提出用于超临界流体密度波不稳定性分析的理论方法。该方法经与试验...
关键词:超临界水 密度波不稳定性 线性稳定性 
并联通道内超临界水流动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核动力工程》2021年第2期72-76,共5页臧金光 闫晓 黄彦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6235);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2018M643528);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19YJ029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1061)。
超临界水的流动不稳定性特征研究是超临界水冷堆热工水力设计的重点,为进一步获得超临界水流动不稳定性发生的内部机理,采用系统分析程序RELAP5对已有实验本体进行建模,并基于已有超临界水不稳定性实验数据开展了计算方法的验证;系统研...
关键词:超临界水 并联通道 密度波不稳定性 系统程序 
2×2棒束内超临界水传热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核动力工程》2019年第5期6-12,共7页李永亮 黄志刚 文彦 朱海雁 臧金光 曾小康 闫晓 黄彦平 肖泽军 
以中国超临界水冷堆(CSR1000)燃料组件研发为研究背景,采用实验辅以理论分析的方法,开展2×2棒束结构内超临界水工质的传热特性研究。实验工况范围为:压力(P)23~25 MPa;质量流速(G)680~1400 kg/(m^2·s);热流密度(q)174~968 kW/m^2。实...
关键词:2×2棒束 超临界水 传热 实验研究 
超临界水自然循环流量信号降噪分析被引量:6
《核动力工程》2019年第2期155-160,共6页马栋梁 周涛 冯祥 黄彦平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172032);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20130901)
当自然循环流量的时间序列信号存在噪声时,在计算分析时可能产生错误结论。为了避免错误的产生,在超临界水自然循环流动实验数据信号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各种不同的小波基函数,对实验流量信号进行信号去噪分析。通过指标计算对比分析,结...
关键词:小波变换 信号降噪 超临界水 小波基函数 
基于加速度效应的超临界水传热特性模型研究被引量:1
《核动力工程》2018年第6期29-33,共5页曾小康 李永亮 闫晓 黄志刚 黄彦平 
超临界水冷堆(SCWR)运行在水的热力学临界点(22.1 MPa,374℃)之上,堆内冷却剂处于超临界状态,物性变化剧烈,与常规压水堆临界热流密度(CHF)导致包壳表面壁温飞升不同,超临界压力下的传热恶化是在变物性的影响下使得包壳表面温度相对缓...
关键词:超临界水冷堆(SCWR) 传热特性模型 加速度效应 关系式 
带螺旋肋片方环形通道内超临界水传热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核动力工程》2017年第6期18-22,共5页朱海雁 闫晓 李永亮 黄彦平 肖泽军 
开展带螺旋肋片方环形通道内超临界水传热特性实验,获得不同热工参数条件下的实验数据。实验工况范围为:压力23~25 MPa;质量流速600~1000 kg/(m2·s);热流密度300~800 k W/m2;螺距160 mm。基于实验数据研究压力、质量流速、热流密度对...
关键词:超临界水 传热特性 方环形通道 螺旋肋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