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民

作品数:416被引量:62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泽华朱蕾徐彬易希平郑大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学术界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中国现代化的国民身份基础被引量:1
《学术界》2024年第4期5-15,共11页周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华现代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治理研究”(22JJD81000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经由现代化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有赖于全体人民的投入和参与。然而,臣民身份塑造的被动的社会行动者却与现代化格格不入,唯有国民身份塑造的自主的社会行动者才能为现代化提供基础性的支撑。辛亥革命推翻最后...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 社会行动者 臣民身份 国民身份 人口国民化 
国民观是从臣民观到公民观的桥梁
《学术界》2011年第11期242-242,共1页
郑大华、朱蕾撰文《国民观:从臣民观到公民观的桥梁》指出,“国民”一词是清未知识分子从日本辗转假借而来的,其内涵深深地带着近代德国学派思想的痕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们的国民观念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思想、不同时期的西方近代...
关键词:公民观 国民 桥梁 臣民 中国知识分子 近代思想 中国传统思想 国家主义 
论国民观在清末的兴起被引量:1
《学术界》2011年第6期189-201,289,共13页郑大华 朱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1931-1945)民族复兴思潮研究"(批准号:09BZS033);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抗战时期知识界的民族复兴思潮"(编号08A035)的前期研究成果
在近代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存在两千年之久的作为历史文化传统的臣民观念开始瓦解。在传统天下观念逐渐式微的同时,主权意识在近代知识分子们的思想中日渐明晰起来,并引发了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产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知识...
关键词:臣民观 国民 民族国家 奴隶性 新国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