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信仰

作品数:106被引量:9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梁润萍张传勇刘世天王占华唐晓涛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崇德祐民 包容互鉴——第二届中国-东南亚国家道教城隍信仰文化系列活动在苏州举办
《中国道教》2024年第6期9-10,共2页本刊 
2024年10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江苏省道教协会协办,苏州市道教协会、苏州城隍庙承办的“崇德祐民包容互鉴——第二届中国—东南亚国家道教城隍信仰文化系列活动”在苏州举办。中央统战部十一局有关同志,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
关键词:中国道教协会 苏州市道教协会 城隍信仰 道长 崇德 民宗局 苏州市委 副部长 
平遥城隍庙建筑营造艺术探析
《山西建筑》2024年第19期10-15,共6页崔阿敏 赵慧 
山西省文物局科研课题:山西古代小木作遗存研究与保护(No.2023KT04)。
城隍庙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宗教建筑的代表,具有守护城市平安,祈求百姓安康的建筑功能,是城隍信仰与道教文化的融合。平遥的城隍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文章以平遥城隍庙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的空间...
关键词:平遥城隍庙 建筑布局 琉璃艺术 城隍信仰 道教文化 
上海地区“厉鬼”钱鹤皋信仰蠡考
《都市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283-303,共21页郭宇昊 伍小劼 
由元末明初的松江地方起义领袖钱鹤皋所衍生出的“厉鬼信仰”,常被各地民间认为是明太祖朱元璋颁行厉坛祭祀制度的解释性传说。通过对其身世和死因的考察,可知该传说大致在钱氏死后不到百年的时间中被松江文人所造作并传播。钱鹤皋厉鬼...
关键词:钱鹤皋 厉鬼信仰 城隍信仰 厉坛制度 三巡会 
明清山西城隍信仰与地方社会
《长治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82-89,共8页朱新宙 刘永海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明清宫观山志的编纂及其价值研究”(17XZS025)。
明清时期,城隍信仰在山西地区广泛传播,建立起一套完整、有层级的信仰体系。中央与地方以城隍信仰为媒介互动,在各地域社会内部形成相对稳定且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隍信仰。山西地区以各级城隍为中心形成权力的文化网络,形成各级区域社会的...
关键词:山西 城隍信仰 地方社会 政治教化 
清代甘肃陇南地区的城隍信仰与地方社会——以秦州和文县城隍为中心的考察
《档案》2023年第12期25-33,共9页牛利利 
清代陇南秦州和文县的城隍信仰在地方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象征着国家政权统治的城隍在文县文武官的权力争衡中发挥着权力隐喻的作用,他们通过维护城隍庙来争衡地方管理权。其次,秦州地方官出于城隍儒道共祀的性质,将秦州道正司...
关键词:陇南地区 城隍信仰 官方 道教 民众 
技术、证据与信仰:清代地方疑案审断中的城隍庙祈梦析论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147-165,共19页方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医学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研究”(项目号22AFX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清代地方司法在应对疑案上往往存在一种夜宿城隍庙祈梦的做法。这种司法技术一般由前提、空间、时间、身体、仪礼、行为等若干因素构成。从司法效果上看,有成功也有失败,关键在于如何解梦去获取证据;当然也存在诈梦现象。从历史价值看,...
关键词:清代地方官 疑案审判 城隍庙祈梦 证据神示 城隍信仰 
平遥城隍庙保护研究述略被引量:1
《山西建筑》2023年第16期16-19,共4页杨洋 王崇恩 
从建筑形制、规模、院落层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平遥城隍庙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其历史发展过程及不同年代的保护修缮工程,通过分析诸多专家学者对平遥城隍庙的研究成果并实地考察,得到了一些启示,即在做好当前保护修缮工作的同时,需进一步...
关键词:平遥城隍庙 院落 保护研究 城隍信仰 
郑州城隍庙现存记事碑碣考述
《文教资料》2023年第3期38-44,共7页王鲁辛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道教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21&ZD2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郑州城隍庙现存碑碣可分为三大类:记事碑、功德碑和书法碑,其中记事碑碣10通,学术价值较大。通过对记事碑碣内容的考察,可梳理出该庙宇的历史演变脉络,这一过程中呈现出三次营建高潮:第一次在清康熙三十年至康熙五十三年间,时间跨度达23...
关键词:郑州城隍庙 记事碑碣 戏楼 寝宫 城隍信仰 
城隍信仰的世俗化与民间演剧的兴盛——以扶风城隍庙为中心的考察
《中华戏曲》2022年第1期1-15,I0003,共16页李孟阳 延保全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南地区古戏台文物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AZD026);2019年山西省“四个一批”资助项目。
“城隍”最早见于《周易·泰卦》:“城复于隍,勿用师。”^(①)“《子夏传》云:‘隍是城下池也。’城之为体,由基土陪扶,乃得为城。”^(②)因此民众视城隍为城壁和护城河,班固《两都赋序》即云:“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
关键词:城隍信仰 周易 城隍庙 世俗化 护城河 
信仰与秩序:1935年徐州城隍信仰风波探微
《档案与建设》2022年第3期91-93,共3页刘晗 王亚民 
民国时期的徐州,城隍信仰已然融入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形成一种共有习惯,既具有满足民众日常需求的工具效用,亦起到了稳定基层秩序的“安全阀”作用。铜山县基层官员忽视民众日常生活中精神与物质的双重需求,违背上级不得“骤行废除”的...
关键词:民国徐州 城隍信仰 官民冲突 基层秩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