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土

作品数:737被引量:4480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甘霖龚子同韩霁昌章明奎盛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成土母质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化学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5
《土壤通报》2020年第3期621-629,共9页覃智莲 杨孝民 宋照亮 邬思成 方小红 彭渤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6YFA0601002和2017YFC0212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30862和41571130042);湖南省地理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共同资助。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库之一,土地利用方式和成土母质是影响土壤总有机碳及其组分的重要因素。以湖南省花岗岩和玄武岩分布区的林地、旱地和稻田土壤(0~70 cm)为研究对象,采用H2SO4逐级水解法将土壤有机碳分为活性、...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 成土母质 活性有机碳 半活性有机碳 惰性有机碳 
热带地区成土母质对水稻土不同粒级组分及其铅吸附形态的影响被引量:2
《生态环境学报》2019年第10期2089-2097,共9页洪思诚 李建宏 张婧旻 赵庆杰 李伯凌 吴治澎 邱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7YFD0202101;2018YFD0800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66013);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Z035)
为探明热带地区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其各粒级物理组分中理化性质、矿物组成差异以及其对铅形态的影响机制,选取两种不同成土母质(花岗岩与玄武岩)的水稻土,通过湿筛法将未添加铅和添加铅老化土壤分为5个物理组分(2-0.25、0.25-0.05...
关键词:成土母质 土壤不同粒级组分 组成 性质 铅形态 
利用不同有机和无机固体废物配制人工土壤的研究被引量:5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6年第1期8-13,共6页姚粉霞 陈贵屏 胡伟 徐冰 陈亚军 封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1301308;No.3127222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o.2013CB127404);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o.201103004)
以生活污泥、牛粪、蚓粪、菌菇渣、粉煤灰、脱硫石膏、钢渣和煤矸石8种固体废物为原料配置人工土壤,探讨不同有机和无机固体废物配比对人工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的人工土壤中,粒级〉0.250mm的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总体在2...
关键词:有机固体废物 无机固体废物 人工土壤 技术新成土 理化性质 
紫色土成土速率的估算与田间测定被引量:13
《土壤学报》2010年第3期393-400,共8页李兰 周忠浩 杜树汉 刘刚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407206);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A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01029)联合资助
成土速率是确定容许侵蚀量的基础之一。本研究应用以物质循环理论为基础的Barth模型,估算了不同母质类型、不同种植植被和不同土层厚度下紫色土的成土速率,并在田间定位试验点测定了这三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成土速率,取得了以下结果:(1)...
关键词:紫色土 成土速率 定位试验 模型估算 
施用农肥对岩溶溶蚀作用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意义被引量:12
《中国地质》2009年第6期1395-1404,共10页刘长礼 张云 宋超 侯宏冰 王秀艳 姜建梅 王晶晶 裴丽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2006CB403200)资助
土壤下伏碳酸盐岩溶蚀作用研究对岩溶区成土作用及大气中CO2影响意义重大。施肥改变了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场,进而会影响岩溶区的岩溶动力学过程及碳循环。本文在贵州贵阳碳酸盐岩土壤剖面不同深度,埋设白云石、石灰石试片,进行了野外溶...
关键词:施用农肥 溶蚀作用 碳酸盐岩 成土作用 CO2汇源关系 
紫色土容许侵蚀量的定位试验确定被引量:7
《水土保持通报》2008年第6期90-94,共5页刘刚才 李兰 周忠浩 杜树汉 
国家973项目(2007CB407206);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A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01029)
容许侵蚀量(T值)是土壤侵蚀程度分级和评价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性的基础。应用以物质循环理论为基础的Barth模型,估算了不同母质类型,不同种植植被和不同土层厚度下的成土速率,并在田间定位试验点测定了这3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成土速率。研...
关键词:紫色土 容许侵蚀量 成土速率 定位试验 
东北典型黑土区气候、地貌演化与黑土发育关系被引量:32
《地理研究》2008年第3期527-535,共9页崔明 张旭东 蔡强国 王勇 范昊明 周金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资助(2007CB407207)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利用地层学方法结合孢粉分析结果,研究了黑土区地层地貌的发育历史、地层序列以及古气候变化,重建黑土、黑钙土的发育历史及发育所需的地貌、气候条件。结果表明,黑土从温暖湿润的晚更新世早期便开始在嫩江的二、三级...
关键词:黑土 黑钙土 成土过程 土壤侵蚀 气候变化 地貌演化 
利用岩性及地层厚度推测喀斯特地区的风化成土量——以贵阳金阳地区为例探讨二叠系以上地层的成土能力被引量:4
《高校地质学报》2008年第1期82-89,共8页杨瑞东 魏怀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3202);贵州大学学科建设基金
碳酸盐岩成土是喀斯特地貌发展及演化历史研究的关键问题。研究了贵阳市金阳地区碳酸盐岩风化成土剖面和红粘土层下基岩分布情况,结合该地区地层发育、厚度、岩性等特征,以及碳酸盐岩风化成土的经验数值,推算了研究区成土厚度。同时,根...
关键词:风化成土 碳酸盐岩岩系 贵阳 
长江下游地区下蜀黄土成土发生学研究被引量:2
《土壤通报》2007年第6期1064-1067,共4页毛龙江 莫多闻 
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2003CB415201)
通过对长江下游地区一个典型剖面的系统研究,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下蜀黄土成土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下游地区全新世最适宜期形成的古土壤层(黄棕壤)是在末次冰期下蜀黄土堆积成壤基础上的再发育,与下伏下蜀黄土之间基本具备发生学...
关键词:下蜀黄土 沙尘暴 土壤发生学 
皖北地区土壤中不同形态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3
《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第6期1333-1340,共8页于群英 慈恩 杨林章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5GB121108);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01013014);安徽科技学院重点学科资助项目(YZD200406)
以皖北地区广泛分布的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等为材料,采用连续化学提取的方法,研究了土壤中不同形态氟的含量、土体分布以及土壤氟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皖北地区土壤全氟含量为265·8~612·8mg·kg-1,平均含量为423·...
关键词:皖北 土壤 氟形态 成土母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