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治贪污

作品数:366被引量:24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欣媛王前生戴玉忠周理松孙国祥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学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惩贪法律的实施及其昭示被引量:4
《法学家》1996年第4期33-40,共8页薛梅卿 
惩治贪污的法律制度是中国古代吏治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刑事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以后,有关贪官污吏的定罪和惩罚便已粗略立制。这类法规、措施的制定及内容的发展是和国家与法制的成长演变同步...
关键词:中国古代 惩贪治吏 官吏 贪官污吏 法律手段 贪污罪 法律制度 惩治贪污 反贪倡廉 重要组成部分 
略析挪用公款罪向贪污罪转化的两个条件被引量:1
《法学家》1993年第1期67-70,共4页卢小楠 
挪用公款罪是198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中规定的一个新罪名。挪用公款行为被单列为一种罪名,与贪污罪区别开来,是对刑法的一个重要补充,从而终结了以往将挪用公款的行为直接以...
关键词:挪用公款案 挪用公款罪 数额较大 挪用人 贪污罪 补充规定 侦查终结 司法机关 惩治贪污 犯罪行为 
受贿罪若干问题新探
《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3期27-29,共3页薛静 李学斌 
近年来,鉴于各种经济犯罪日益猖獗的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做出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推动打击经济犯罪的斗争。在这些决定和规定中,受贿罪...
关键词: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 补充规定 利用职务之便 收受贿赂 惩治贪污 为他人谋取利益 贿赂罪 社会关系 集体经济组织 
两高《解答》是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的有力武器
《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2期37-42,共6页张军 苏德永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下称《补充规定》)颁布实施后,对深入打击经济犯罪、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执行中,各地司法机关也提...
关键词:补充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 惩治贪污 集体经济组织 贿赂罪 挪用公款罪 贪污罪主体 解答 司法机关 从事公务 
谈谈贪污罪的主体问题
《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5期14-16,共3页阴家宝 
198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颁布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明确指出:'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关键词:公共财物 国家工作人员 惩治贪污 主体问题 组织工作 打击经济犯罪 贪污行为 司法实践 立法原意 中从事 
关于“说不清合法来源”即可定罪问题的商榷被引量:3
《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5期16-17,共2页赵秉志 
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11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说明来源。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
关键词:国家工作人员 惩治贪污 差额部分 刑事诉讼法 疑罪 非法所得罪 犯罪行为 现代刑事诉讼 证据确实充分 犯罪所得 
析受贿罪的处罚问题
《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5期18-,12,共2页黄海龙 
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第5条第2款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和情节,依照本规定第2条的规定处罚;受贿数额不满1万元,使国家利益或者集体利益遭受重大...
关键词:受贿数额 从重处罚 惩治贪污 受贿行为 集体利益 没收财产 情节特别严重 行贿罪 定罪处罚 检举揭发 
试论受贿罪的概念和数额
《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4期59-61,共3页杨正根 
一、关于受贿罪的概念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有几种不同观点:一是认为,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行贿人谋取私利或小集团利益,而索取或非法接受其财物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关键词:国家工作人员 刑法理论界 行贿人 收受财物 司法实践 诈骗行为 惩治贪污条例 判处刑罚 财产性利益 免除处罚 
略谈两个《补充规定》的立法意义
《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4期19-21,共3页高铭暄 
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于1988年1月21日通过的《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是继198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之后,又一次公布施行的关于打击经济...
关键词:立法意义 惩治贪污 打击经济犯罪 国家工作人员 行贿罪 免除处罚 挪用公款 法定刑 非法所得罪 投机倒把罪 
简析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
《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4期22-23,共2页王作富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第3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
关键词:挪用公款罪 惩治贪污 个人使用 国家工作人员 公共财物 组织工作 司法解释 主体范围 追究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